• 55阅读
  • 0回复

国务院主管部门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从广度深度上扩大对外开放 多层次有重点的全国性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2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主管部门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从广度深度上扩大对外开放
多层次有重点的全国性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本报讯 记者计泓赓、陆振华报道:近九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成绩举世瞩目。从广度深度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值此中国共产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记者就海内外人士关心的一些问题,访问了国务院主管部门负责人。
必要条件
“对外开放是振兴中华的一项战略决策,采取这一决策十分正确。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在北京中南海的一间绿树掩映的小会议室里,这位负责同志首先从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入题,侃侃而谈。他说,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的各个工作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使我国由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状态,转向积极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开放型经济,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经济运行的回旋余地。在国际经济生活中也日益成为活跃的因素。
负责人说,我们在全国范围实行开放的同时,从我国国情出发,以沿海地区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切实的步骤。今天,我国东部南部沿海出现了包括上海、天津两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初步形成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全国性对外开放格局。
开放九年,确实是不平凡的九年:
——开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增长居全国之冠。深圳这个过去的边陲小镇,已成为现代化的新城。沿海14个开放城市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一大批企业改变了落后面貌,缩短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地区城乡经济更加繁荣,以深度开发为特征的创汇型农业正在兴起。
——吸收外资的局面已打开,并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全国累计外商投资协议金额达170亿美元,已有3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开业,在提高产品水平和改善经营管理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创汇能力迅速增强。沿海开放地带外贸出口的增长大于工农业增长的幅度。1986年,四个特区外贸出口额比特区建立当年增长八倍;沿海开放城市提供的出口货源比1983年增长58.1%,经济开放区比1984年增长80%,均显著高于本地区同期工农业生产的增长率。
观念更新
“开放,也更新着我们的经济观念。”负责人的话锋转到了另一个问题。他说:“对外开放促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影响中解放出来,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正在逐步建立。”他说只要到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带仔细观察一下,就会深刻感受到这些新变化。如对外开放的观念;生产建设必须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观念;参加国际市场竞争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观念;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信息就是资源的观念;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追求价值优化的观念;追求技术进步,尊重科学,重视智力开发的观念;建立和完善经济法制的观念等等。再如在国外发行债券,开展国际租赁业务,对一些经济效益很差的企业实行“破产法”等这些陌生的东西,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许多新观念正在深入人脑,一代重实际、讲效率、善于进行国际经济合作、勇于开拓的新人正在成长。
负责人说,对于对外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关系,人们的认识正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过去30多年我们在经济建设上走过弯路,就是由于没有真正懂得这一点。只有改革、开放,把世界上能为我所用的东西统统利用起来,才能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人说,引进一项技术,改造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此话有理。只有生产力发展得更快,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广度深度
当记者问到今后如何从广度深度上扩大对外开放时,这位负责人说,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海南建省。海南岛将实行比经济特区还要开放、搞活的政策,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步骤。
海南岛,我国第二大宝岛,建国以来面貌有很大改变,但丰富的湿热带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远远还没有开发出来,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都有很大的潜在优势。在那里实行更特的政策,进一步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强与沿海城市和内地的经济联合,无疑将给海南岛注入强大的催化剂。对外开放必将促进岛内建设。这事已引起香港和外国投资者的关注。有人已表示想来搞开发银行,租赁公司,包片开发或办工业小区等等。
这位负责人说,海南岛更特的政策,将体现在:凡对我适用的国际上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包括经济特区没有试验采用的,或试验不够的,都准备在海南岛试验。如可否考虑在建省后一开始就搞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吸收外资搞开发公司。国外有些地方就是这样做的。辟山填海未完,地皮就卖了;房子还未盖好,早已预售出去。国外把这叫“炒地皮”、“炒楼花”。“炒”来“炒”去,资金有了,建设搞起来了。这样的开发过程,是使资金滚动、不断增殖发展的过程,可以不致为资金短缺而发愁。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参考,这也是个观念更新问题。我们只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国外通行的一些做法完全可以大胆拿过来为我所用。
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比较发达,从来是我国富庶之地。负责人说,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步骤,这两个半岛开辟为沿海开放区已为期不远。这样,我国就将从南至北形成全线的沿海开放前沿地带。与此同时,我国内陆边境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也要进一步搞活。
“这里要进一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负责人特别提到: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实行,全国都是对外开放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沿海开放地带实行若干特殊政策,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情,又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滚动式地从东到西推进。这并不意味着不实行沿海开放地带特殊政策的内地就没有开放。内地也要立足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快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步伐,并加强与沿海开放地带的经济联合,携手走向世界。现在,沿海和内地几万个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正在执行,信息、人才正在交流,发展势头很好,已经显示了采取这种方针的生命力。
关于如何更有成效地实行对外开放,这位负责人谈了以下几点。
首先,思想认识上要深化。要站在世界经济和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高度,来加深认识对外开放是我们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更自觉地做好这项工作,以勇敢姿态利用国际交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取人之长补我之短。我们不仅要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还要把生意做到海外去,到海外办企业,组织技术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劳务、科技等多种经济合作。
其次,要进一步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增强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吸引力。除要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外,特别要注意健全经济法制、提高效率等,在改善软环境上下功夫。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22条规定和一系列配套法规公布后,国际舆论是好的。最主要的是这些规定保障了外商投资企业合法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鼓励他们采用国际上先进办法来管理企业;在解决外汇平衡上采取了综合手段,深圳、上海等地区还采取灵活办法来调剂外汇余缺;各地新建的物资服务公司,也颇受外商投资企业的欢迎;广州、天津、上海、青岛、大连等地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对前来投资的外商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等等。总之,我们的工作要深化到22条规定全部兑现,使外商在中国投资办企业所碰到的问题,都能得到适当解决;深化到外商一些科学的、合理的经营管理办法在中国可以顺利推行;深化到让外商感到我国的投资环境不比别国差。中国的政局安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人民政府说话算数,外商来华投资是大有可为的。
在对外开放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上,要由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深化到运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上来;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把多出口、多创汇放在对外开放的首要地位来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