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可喜的起步——武汉国际业余拳击赛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可喜的起步
——武汉国际业余拳击赛观感
初次在国内看到我国选手同外国拳击强手对阵,令人兴奋,但随着赛事的进行,记者的兴奋之情逐渐被一些感触所代替。这里,将一些感想记述如下。
中国选手在拳击台上表现得勇敢顽强,不管对手是欧洲冠军,还是世界亚军,他们都毫不怯场,其勇可嘉,其情可感。但拳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并非拚命,仅凭一时悍勇不行,必须练就一身精湛的技艺,才能在比赛中得心应手。无论是步法,还是拳法,中国运动员都有明显不足:相当多选手仍采取落后的双脚同时跳动的“兔跳式”,体力消耗很大,不利随时进攻;击拳动作不规范,犯规太多;比赛中很少能运用清楚、合理的组合拳进攻。
许多外国拳击行家看了中国选手的比赛后,都强调应加强基础训练,这里除了指基本技术外,主要指身体素质。几乎所有中国选手都不能在一场紧张的对抗中从始至终保持充沛体力,到了第三回合时往往因力量不足而动作变形,造成犯规;或者出拳无力,成了“绵拳表演”。为了避免对方的击打,只好死死地贴住对方,挟抱不放,既易犯规,又使拳击变得毫无魅力,索然无味。显然,身体素质对于拳击这种高强度的运动是太重要了。
平心而论,我国的拳击运动刚刚恢复不久,选手大都是初学,少数有几年练习时间的也都是在很差的条件下“巷战”出来的“野战军”。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拳击运动员需要长期培养,在世界大赛上夺得好名次的选手大多受到七八年以上的系统训练,急于求成,可能欲速则不达。各地基层似更可从头抓起,循序渐进,把更多有才能的苗子植入拳击运动这块处女地,力争早日成长壮大,开花结果。
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恢复了拳击运动,使得世界拳坛尤其是亚洲拳坛无疑已感到了中国拳击手的脚步声,人们期待着中国拳击手震动亚洲乃至世界拳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本报记者 温子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