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藏珍原来为人民——中顾委委员孙大光捐献文物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藏珍原来为人民
——中顾委委员孙大光捐献文物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世英
盛夏,在安徽省博物馆举行的一次古代艺术珍品展览会上,163件古代书画作品、17件瓷器、8件墨砚吸引了广大观众。这些艺术品上起战国,下至明清,不但有扬州八怪、石涛、八大山人的书画、手卷,还有明四大家的作品,新安、金陵、浙派名家的手迹,以及铜、瓷器、文房四宝等。这些文物经启功、谢稚柳、徐帮达等著名文物专家的鉴定,多乃精品,稀见之珍亦有相当数量。
这些珍品均由中顾委委员、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捐赠,凝聚着他几十年的心血。
16岁就参加革命的孙大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北京工作。这期间,他经常逛琉璃厂,渐渐地迷上了中国绚丽多彩的古代艺术。他节衣缩食,以自己的薪金逐年购买了一些古画古玩。工作之余,他把玩、品读、鉴别,别有一番情趣。
“既然您这样喜爱,为什么还是决定捐赠呢?”对记者的提问,孙大光诚恳地说:“把这些东西交给国家,我早年收藏时就有这个想法。如今,我年届七十,将要去见马克思了,可是这些文物不能散失。近年来,我一直在考虑它的出路。”
出生于安徽寿县的孙大光,几十年没有回过家乡。去年10月,他重返故里,看到那里的面貌虽然有不少变化,可是自己的母校——堰口小学缺少校舍,八九十个孩子挤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茅屋里。这强烈地震撼着这位革命老战士的心。自己能为后代做些什么呢?他陡然想起自己的藏品。
孙大光从寿县到合肥后,向省里有关领导讲了自己的想法。有关部门闻讯来京看了他的所藏,大为惊叹。最后省博物馆决定接受这批捐赠文物,并发给他45万元奖金。
黄金有价,文物无价。其中,有些珍品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但他无暇考虑这些。寄托着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他把这笔奖金全部交给母校。现在,堰口小学已决定用这笔钱修建1600多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改善一部分教师的宿舍;寿县一中新建一座图书楼。他的举动,被家乡人传为佳话。
这中间,也包含着他老伴和儿女的情意。他们没有把这些文物视为家中的私有财产加以阻拦,而是积极支持孙大光的这一行动。
徜徉在博物馆中的人们欣赏这些璀璨的艺术品,更赞美这位老战士对故乡的炽热情怀及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