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文学读者问题一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3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学读者问题一议
胡平
最近我们在几省市的各行业文学读者中作了一次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广大读者对新时期文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高度赞扬的,同时也提出不少批评性意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文学作者队伍继续扩大的同时,读者的范围却在相对缩小。读者问题,已成为一个令人困惑和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分析读者的种种反应,我们初步形成如下印象。
由文学转向影视艺术。作为世界性现象,相当数量的读者随着影视艺术的兴起转化为观众。一些被调查者并不了解公认的文学力作,却对普通的电视剧非常熟悉。
“纯文学”的开辟吸引了不少作家,同时缩小了文学的群众基础。接受调查的大部分人对探索性作品表示难以理解,文学的提高与一般读者的接受水平发生矛盾。另一种解释则认为,恰恰是读者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普遍觉醒,使他们再难象过去那样甘愿接受作者的说教、规范和诱导。矛盾在于文学框架不能容纳读者精神扩张的需要。
现代生活、改革生活节奏的加快,对物质生活的重新发现,使一些读者失去余暇,更多的人只是以阅读为单纯的消遣,不愿轻易触及严肃作品。
国外出版物的大量译介,世界文学的陆续引进,显然也冲击了一部分国内文学市场。
不过,读者们更多抱怨的还是其它一些原因。
当前,非虚构的报告文学获得读者的好评,理由是它们贴近现实,反映真实,揭露矛盾,呼出了人民的心声。相形之下,许多虚构文学则被指责为缺乏真实性的文学、软性文学和回避现实矛盾的文学。有读者指出,一些创作日益疏远时代和群众,缺乏应有的道德力量和社会责任感,在改革形势下仍不能真实反映牵动千家万户的社会变迁,终于造成群众对文学的失望和疏远。文学虚构的真实在一定意义上应该高于生活的真实,现在反而需要历史的真实去支持文学的虚构,实在说是一种不幸。除却执行政策方面的障碍外,一段时间里理论批评对作品社会性内容的过分贬低显然起了消极作用。诚然,文学不应成为社会学的简单诠释,应该站在历史与哲学的高度审视人生、反映世界和人类的存在状况及其命运。然而人生体验是一个过程,只要人与社会的纽带仍然牢固,人类情绪的表现就不能不带有社会的性质。真正重大的社会题材往往蕴含着史诗的主题,于今,离开了社会性乃至世界性的改革潮流表现当代人的命运,也很难完整地描叙出这一部分人类在争取生存、发展和进步的事业中艰难而执著的精神探索。与读者的隔膜使某些作者惊呼:“文人被时代抛弃了!”实际上只可能是文人首先抛弃了时代。
当然,文学该应适应多层次读者的欣赏需要,允许一部分作家进行纯文学的实验。目前这些实验至少极大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技巧,并且促使艺术批评发达起来。问题在于,一些文学修养较高的读者不满意许多作者既缺乏真情实感又缺乏理论素质,提供不出比国外现代派作品内容更多的东西,因而他们宁愿占用同样的时间去研读西方原著,并且认为后者更为易解。这样的评价自然又预示着个别作者寄托于后代读者的希望落空。
相反,通俗文学颇成气候,读者面由小学生扩及大学教授,虽然很少有人从中获得教益,其态势还不能说有明显衰减。海外作家的成功刺激起部分国内作家与之一争高下的决心,然而由于想象力和情感表现力上的差距,短时间内还难以赢得大部分读者的承认。可惜许多人还未看清,热点向通俗文学的转移,实质上是社会文学和探索文学“非情感化”的反应。
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文学面临的读者问题。对此视而不见并非明智。现代文学理论认为,一切没有经过读者阅读、检验和参与创造的产品只能称为“文本”而不能称为“作品”。完整的文学过程必须是创作过程和接受过程的统一,作品的意义不能由作品本文单独成立,而是阅读过程中读者与作品接触时的产物。这意味着需要对读者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当然,目前的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带有变革的文学在变革的时代出现的过渡性特点。近年来文学为创造一个开放性、开拓性的社会精神文化氛围已经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的关键是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使文学的发展走上一个更为自觉的新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