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钢铁巨人”葆青春——鞍钢坚持改革加速改造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4
第1版(要闻)
专栏:

“钢铁巨人”葆青春
——鞍钢坚持改革加速改造纪实
本报记者 董焕亮
七月流火的时节,我踏上钢都鞍山那炽热的黄土地。举目望去,但见炉塔林立,管道纵横,各种车辆穿梭如织,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壮美画卷。
鞍钢党委书记张羽对我说:“是改革、承包促进了企业改造更新,为钢都插上了腾飞的金翅膀。”去年,鞍钢的生铁产量达到710万吨,提前4年超越了1990年产铁700万吨的目标;钢产量达到749万吨,实实在在地向着“坐八百、看一千”的梦寐之求迈进了;实现利税达到20.2亿元的创纪录数字,连续3年递增10%以上。钢都巨变,光彩照人。
然而,“钢铁巨人”并非始终青春常驻。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近70载风霜雨雪,已使钢都呈现一派老态龙钟模样:矿山采剥失调,冶炼工艺落后,67%的主体设备年久失修,有不少还属30年代设备,致使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能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
鞍钢有着光荣的历史。鞍钢人曾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为什么鞍钢的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冶金系统的排名逐渐后靠?为什么鞍钢的技术装备状况竟落到行将“开不动”的险境?这是谁之过呢?
这是旧的投资体制之过!
这是重基建、轻改造的技术政策之过!
在长期的产品经济下,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企业既没有投资的能力和权力,也不承担投资的风险和责任。加之“狗熊掰棒子”式的技术政策——建成一个企业后便对它收光榨尽,用这笔钱再狠命铺新摊子,老企业只能眼瞅着设备愈来愈老而无能为力!
那时的鞍钢,在全国冶金行业排行老大,它实现的利润、生产的钢材统统上缴,连年率仅2.9%的折旧费也要上缴国家70%……鞍钢的老设备渴求技术改造,如大旱之望云霓。继承着老孟泰“爱厂如家、爱炉如命”的鞍钢人,怎能不心急如火地盼望——
天降“及时雨”
全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告急!这牵动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心。80年代初期,赵紫阳同志指出:鞍钢再不改造,过七八年就开不动了。陈云同志也明确提议:要专门研究一下鞍钢技术改造。于是,一批批专家、学者风尘仆仆地赶到钢都考察,共同的结论是:鞍钢加速改造,必须依靠改革。
是改革,使投资主体向企业转移。
是改造,为鞍钢铺展了复兴之路!
1980年4月,鞍钢被国务院确定为扩权试点单位。从1981年到1985年,实行“基数利润包干、超额利润分成制(企业与国家按二八比例分成)”,企业破天荒地有了占盈利总额13.5%的自有资金。同时,国家给鞍钢以2%的计划内钢材和全部超产钢材的自销权,还增加了折旧费、大修基金的企业留成比例。尽管与左邻右舍相比,鞍钢获得的自有资金并不丰厚。可包干毕竟如降下长流的“活水”,使钢铁巨人获得了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
“有自我积累才有投资主体的转移。”公司经理李华忠说。经济界所说的“投资主体转移”,指的是由过去中央主管部包揽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部投资,变为将营利性行业投资的责任转向企业。李华忠告诉我:“从1981年到1986年,鞍钢用自己积累的17亿元资金,搞了151项改造工程,结果获利66.5亿元。”
为了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鞍钢在包干中层层开闸放水,把部分超产超收利润留给106个二级厂矿,对大修基金、折旧费改行各厂自提自用自负余亏。公司下放了自有资金使用权、施工队伍调度权、建设物资采购权、机械设备外委加工权、奖励基金分配权等权限。各厂矿长一手攥钱,一手握权,实实在在地当上了公有制下的“掌柜”,办成了许多长期想办而办不成的事。
始建于1933年的第一初轧厂,早就想彻底改造老设备而未能如愿。投资主体转移后,厂长傅汝栋果断决策,以6年时间扎扎实实地进行科研论证和资金积累,然后一举投入4200万元,加工、购置了一批先进设备。从今年3月25日到4月13日,在傅汝栋指挥下,来自全公司26个单位的12000人施工队伍,仅用19天零15小时,就秩序井然地安装好1200吨机械设备,实现了轧钢管理计算机化,设备控制可控硅化,职工操作电钮化。改造施工最紧张的时候,300多名退休老职工闻讯赶来主动参战。他们抚摸着用最新技术装备起来的“英雄轧机”,热泪盈眶地说:要不是改革,做梦也想不到能用企业自己的钱,使这些“老伙伴”返老还童啊!
人们说,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在“开闸放水”的同时,鞍钢实现了——
“包”中出活力
实行利润包干,使鞍钢有了自有资金,又有了投资的权力,但与此同时,投资风险也自然而然地落在自己肩上。于是,提高投资效益便成了生死攸关的课题。
在国外需30个月才能竣工的年产50万吨线材改造工程,在鞍钢计划以18个月时间完成。但这项工程开工时,尽管处于施工的黄金季节,却因设计、施工、生产、物资供应单位之间扯皮不断,造成施工队伍萎靡不振,工程进展迟缓。有的职工上班时间把铁锹往地上一撂,一屁股坐下满不在乎地乘风凉……
一位外国专家看见了,奇怪地问公司管理人员,那些席地而坐的职工是不是罢工了?
“不,他们是在休息呢!”回答者面红耳赤。
“可工作时间怎么能休息呢?”对方显然大惑不解了。
这刺耳的对话传到李华忠耳朵里。他焦急地思忖:不改革,队伍会变得又懒又散,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铁的纪律会荡然无存。连续3天,他深入工地现场调查,召开有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生产单位、物资供应单位人士参加的“诸葛亮会”,终于找到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承包方案。
第4天一早,李华忠急如星火地赶到鞍山市工商银行,寻求金融界的支持。他说明,上级批准的工程原定工期为18个月。他力主,如能提前竣工,则18个月内实现利润的2/3上缴国家,剩下的1/3在有关4方中间分成。这就是“四位一体”工期提前效益分成总承包的方案。
这前所未有的创议招来了纷纷扬扬的街谈巷议:
“鞍钢尽想辙揩国家的油。”
“鞍钢变着法给职工增加奖励基金。”
面对种种诘难,李华忠据理力争:实行“四位一体”总承包,在缩短工期后富余的那段时间内,将变花钱投入的负过程为盈利产出的正过程;国家仍然拿到盈利的“大头”,其余部分60%作了企业生产发展基金,职工得到的实惠只是很小的部分;这是“奉献”,不是“揩油”!他理直气壮地说:生财靠“包”不靠“抠”!李华忠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经过反复探讨,市工商银行欣然同意了这一方案。
责任、权力、利益明确,工地上完全改变松松垮垮的景象,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尽管寒冬季节降临,施工进度却明显加快。3000多名职工心想在一起,汗流在一处,夜以继日地苦干。13个月过去,今年4月15日午后,在明媚的春光中,随着“开轧”一声令下,一根根火红的钢坯直奔初轧、中轧、精轧机组,刹那间变成一条条长长的火龙——钢筋。热试轧成功了。在承包中创造了新纪录的建设者,深深感到——
“我们是主人”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翁”的横标,曾长时间高悬在冷轧厂车间。然而,旧的经济体制隔断了职工利益与国家盛衰之间的联系,使“主人翁”变成了抽象的字眼。天长日久,横标蒙尘,人们竟把它遗忘了。如今,随着投资主体的转移,职工们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增收——企业兴旺——职工多得,三者之间环环紧扣,他们响亮地喊出“厂兴我富,厂衰我贫”的口号。
冷轧厂有2500多名职工,近几年平均每年就要提出700余条合理化建议,仅去年就产生效益1066万元。职工们自豪地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企业的主人,就要主动为企业分忧,向国家尽责。”
1985年底,半连续轧板厂从联邦德国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热连轧自动化操作控制设备。临到签合同时,德方代表根据以往17个国家同类设备改造的经验,提出最少需停产50天。而半连轧厂副厂长、被誉为“80年代孟泰”的“独臂英雄”赵成顺却另有一本帐: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大部分工程可在平时小修中零打碎敲地干完,只需在一年一度的中修停产25天之内,就能完成最后的安装、调试工作。当赵成顺说出自己的意见时,德方专家们举座皆惊。
“赵先生,如果只要25天的话,我看,你们不用开轧钢厂了,倒是可以在世界上搞个技术改造承包队,那是可以发大财的。”
“怎么可能呢?那是魔术师而不是工程师所干的事情。”
赵成顺明白,对方幽默的话语中明显含有挖苦之意。无需争辩,让事实说话吧!他请来非金属“切割大王”李本茂、电机神医牟永武等各路精英,高质量地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结果,改造的6个分项工程,有5个在中修前就完成了。1986年9月15日到10月8日,仅用24天,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毕。6架改造后的连轧机,重新伸腰展臂,长长的辊道上高速飞泻着流光溢彩的钢铁瀑布……
11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半连轧厂时,握着赵成顺的手,夸赞道:“好,你们干得很好。”随即,李鹏走进轧机操作室,挥笔疾书:“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发扬80年代孟泰精神,走中国式发展钢铁工业道路”。这是对鞍钢人的鼓励和嘉勉。
经过7年的改造,鞍钢已形成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合理配置、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技术装备体系。优质钢材大幅度增长,能耗明显降低。随着绝大多数炉塔安装了电除尘等设备,大气环境已大为改观,彻底锁住群龙已指日可待。
但鞍钢并不自满自足。公司副经理蔡德善说:“我们不能满足于摆脱了‘开不动’的险境。我们的目标是把鞍钢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冶金企业。”前不久,鞍钢提出了与国家实行8年总承包的方案,以期保证上缴利税逐年增长,技术改造更有活力。这个方案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极大兴趣。但由于国家与地方财政分灶的比例还有待调顺,地方总想从企业多捞点大鱼。鞍钢如何承包,尚在议中……
大鱼人人喜欢吃,固然是情理之常。但是,放大水,才能养大鱼,却是“天道”!看来,要一步搞好承包,搞活企业,还需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共同努力才行!(附图片)
图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赵成顺。
鞍钢展览馆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