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散文需要批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4
第8版(副刊)
专栏:

散文需要批评
傅瑛
有人说,环绕着新时期散文的,是一片寂寞。确实,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学者、小说家、诗人走进散文世界,一名又一名新秀崛起于散文园地,散文本身是有实绩的。但是,几乎每篇优秀小说的呱呱坠地都会激起一阵惊喜的喝彩,而众多散文佳作的问世,面临的只是一个几近无声的世界,这未免过于清寂。
散文渴望批评,尤其需要属于散文自己的,有别于诗歌、小说、报告文学与其它文学部类,能够表现散文独特审美要求的个性的批评。浏览为数不多的当代散文评论,诗情画意的研究有之,人物性格的推敲有之,文词色彩、句式韵律的琢磨有之,真实性的探讨有之,最难寻觅的恰恰是最重要的关于散文本体特征——散文表现作者内心情致的特色的研讨。依照“五四”以来众多散文大家确认的这一审美规范,散文的批评,当是评论者怀抱一颗富于理解与同情的心,一直深入到作者和作品的心灵深处,发现那里的人格的力量、色彩与智慧,发现融在作者生命里,也交织在作品文字上的散文特有的情致之美。这似乎很玄,但我们若取李健吾先生曾为李广田、何其芳、陆蠡等人所写的散文评论认真拜读,悉心领会,定能有所感悟。那是批评者与作者两颗灵魂的遇合,情致的交会,是批评者对作者内心美好情感的理性的感知与阐发。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冲出形式因素的拘囿,进行整体的批评。常见的当代散文评论多有对作品词句、结构等形式因素的单一性分析。作为散文评论的一个方面,这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如果专意于此,停滞于此,那就会于无意之间肢解散文,将一个圆满的意象切割得面目全非,这不仅会曲解创作者的本意,破坏欣赏者的情绪,甚至会引导后学者走上单纯追求形式技巧的歧途,给散文带来灾难。现当代至美的散文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情绪的感染,不是在雕章琢句上下功夫,作者所择取的物象往往饱浸着某种特定的主观情绪,正所谓“兴象玲珑,浑然无迹”。因此,仅注重单纯的形式,就容易忽略上乘佳作,或虽抚掌称好,却难以曲尽其妙。
最近,耳闻不少同志正在从事现代散文史的研究、编撰,十分兴奋。这也是目下散文急需的一种批评——历史的批评。自20年代开始,现代散文作为一种逐渐走向独立的文学体式,一直在动态的曲折历程中探寻自己的发展道路,呈现出一种钟摆式的动摇状态。经过半个世纪的审美规范的积累,目前终于告别了思想评论、新闻特写、杂文小品,成为一种为社会所承认的独立的艺术体裁。在这种业已成熟的时机对现代散文的发展进行历史的回顾,可于动态的变化中廓清散文基本理论,使散文审美规范具备内在的稳定性,为创作和评论的兴盛奠定基石。从现代散文的背影中,我们既能发见新时期散文应有的灵魂与姿态;又能够以史为经络,将一篇、一个时期、一种母体的散文作品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纵横比较,认识它们给我们的散文带来了什么新的因素,具有什么显著特点,最后,在我们的散文世界里应当占有什么地位。
也许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读到越来越多的精湛的散文评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