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他们在向传统教育思想挑战——记上海大学的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他们在向传统教育思想挑战
——记上海大学的改革
本报记者 萧关根
当不少高等学校只想培养高层次人才、连对本科生教学兴趣都不大时,上海大学却安于本位,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进校时有点自卑,毕业时心里却很踏实……
上海大学是在上海几所老大学分校的基础上组建的,现有文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国际商学院、美术学院和政治学院。从分散的角度看,各个学院有不同的办学风格和专业特色,并分别与上海市的有关部门建立了协作关系;从集中的角度看,它是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教育层次多样化的综合性大学。
1983年5月,上海大学成立时宣布实行的7项改革措施,触动了旧的办学模式和传统的教育思想,在人们头脑中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学生走读的学校正规吗?收取学杂费岂不成了“私立大学”?没有助学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怎么办?没有公费医疗,孩子生病怎么办?学校不包分配,就业是否有保障?这样的大学教学质量能保证吗?当时,学生及家长都把进上海大学看作低其它大学一等,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现在怎么样?疑问一个一个地在减少,代替疑问的是学生踊跃报考上海大学,社会上争相要上海大学的毕业生。今年入学的1643名新生中,除了少数学生是第二志愿高分录取的外,百分之八九十是第一志愿录取的。已经毕业的4458名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上海市外贸部门的人事干部表示,国际商学院的毕业生有多少我们要多少。商学院财会专业的一位女生,今年毕业时被推荐到上海丝绸公司,起先公司不太愿意接受,工作一个月以后,公司人事干部打电话给商学院:“这个学生不错,希望明年再给我们几名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上海大学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是:“上手快,肯干实事,适应能力强,服务精神好”。
培养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在不少高等学校争相更改校名、提高档次,甚至对培养本科生都忽视的情况下,上海大学安于本位,办出特色,明确提出了这样的办学方向:为上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各个学院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下功夫进行改革。工学院坚持为上海中小企业培养第一线的专业人才,毕业生80%在中小企业工作。文学院成立了上海学研究所,专门调查研究上海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为学院提供办学依据。
在上海大学,校、院的干部中不少人是从老大学调来的。他们知道,凭上海大学的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要在传统的办学模式中与老大学较量,是没有出路的。他们从实践中还看到,再按老模式办下去,我们的高等教育潜伏着某种危机,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会造成人才的浪费。据调查,老大学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中有许多要改行,只有30%的中文专业毕业生能按培养目标分配工作。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学的主要是语言文学,应用性的知识学得较少,毕业后只适合搞研究和教学工作,很难上经济建设第一线。上海大学只有另辟蹊径,在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会使学校有生命力。各个学院是认真地朝这方面努力的。文学院的10个专业中,7个是应用文科专业,还开设了一般大学文科少有的课程,如文化管理、编辑学等。他们每年还要进行作文、书法、文献检索等会考。国际商学院的专业课都是用外语教学的,同时,开了应用文写作、函电来往、英文打字等课程。各个学院都加强了实践环节。文学院把社会调查列为每个专业都要上的必修课,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要参加六周的社会实践,还要求学生平时能联系一个单位,课余时间去那里工作。工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一个学期,而且全部到工厂去接受课题,请厂里的工程师作指导。工学院还规定,如果接受学生实习的工厂需要毕业生,学院可以优先照顾。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条件,毕业生的推荐、录用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困难。文学院历史系有12位毕业班的学生,今年在上海图书馆实习期间,帮助该馆恢复了关闭多年的家谱陈列室。他们工作很出色,感动了图书馆的领导和职工。结果,12名学生全部被图书馆留下。文学院秘书专业有一名女学生,因患过小儿麻痹症,只能用左手写字。今年毕业时,她一时找不到工作。上海海运局的同志知道后就说,这个学生我们要。原来,这位学生平时经常到海运局帮助工作,那里的职工了解她。
有人可能会说,应用型的学生比研究型的学生水平低。上海大学的许多干部和教师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说,如果一个学生仅仅有了理论知识,但不会或不善于应用,是无法体现和证明他的水平是高的。事实上,上海大学不少学生质量是可以与老大学比一比的。国际商学院的学生不但外语的听说能力强,还懂得外贸知识。他们在日本企业集团到上海举办的几次日语水平测试和日语即席讲演中,都取得了好成绩。上海外贸部门曾经连续两年将新分来的大学生送到外贸学院学习3个月,两年成绩最好的也是国际商学院的毕业生。
社会、家庭都是我们的校园
就校园面积来说,上海大学的几个学院可称得上“袖珍大学”,最大的工学院才24亩,最小的国际商学院不到6亩。在“弹丸之地”上建个运动场很困难,却一定要有可存放四五百辆自行车的车棚。学生们风趣地说,每天骑自行车和挤公共汽车,这也是一种体育锻炼。
走读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学校领导、学生以及家长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起初,大家只认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经过几年的实践,才认识到应该把这项改革与我们国家正在深入开展的其它改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走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国家节省了教育投资和使学校的管理方便省事,而且在于使学生与社会广泛接触,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的隔离状态,能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与住读生相比,走读生的活动轨迹发生了变化。即由学校内的“三点一线”变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空间换位。这样,走读生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在校外。他们接触面广,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据调查,有24%的学生课余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25%的学生与个体户来往密切,65%的学生去过音乐茶座。走读生中还普遍存在着校外交往团体。总之,走读生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都可能有来往。而97%的学生这样做是为了增进友谊、扩大知识面。广泛的社会交往,使走读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社会,便于他们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接触到的人和事,从而提高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对自己在社会上处于怎样的地位有比较恰当的估计。当然,走读生接触社会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健康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可是,上海大学学生的犯罪率却低于其它大学。在去年的学潮中,尽管学校无法把学生关在校园里,而卷入学潮的学生在上海高校中还是比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走读生接触实际,比较了解民情、国情;再加上每天上学途中听到市民对学潮的种种议论,使他们感到上街游行的做法不可取。特别重要的是家长协助学校做了大量思想工作。那几天,每当放学的时候,就有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询问,孩子是否已经离校。如果发现孩子回家晚了,家长就会问他到哪里去了,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对待游行,充分显示了社会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始终在竞争的环境中成长
学习成绩优劣与学生的利益不搭界,“学好学差一个样”,这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海大学实行的几项改革,就是要使学习优劣与学生的前途利益挂钩。如改助学金为奖学金加困难补助,奖学金评定的办法是按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的高低评出获奖名单。最好的学生可获一等奖,较好的能获二、三等奖,差的就没有资格获奖。奖学金的享受面增加到学生总数的60—65%,而所用的奖学金数额只占国家下达的助学金总额的47%。学生都把争取奖学金当成自己努力的目标。很多学生反映:获得奖学金,不但经济上得到了实惠,而且也很光荣。
学分制和中期选拔制,开始改变了“一刀切”的培养模式,使成绩优秀的尖子学生能冒尖,使有学习潜力的学生能后来居上。据调查,有85%的学生认为学分制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有的学生说,那种按一张课程表上课、同一时间毕业、培养同一种规格人才的做法,不利于尖子和通才的成长。国际商学院和工学院都有一些学生通过中期选拔由专科转入本科,而且到了本科以后成绩仍名列前茅。
不包分配、择优推荐,使学生德智体综合成绩的好坏与就业联系起来。对于这项改革,学生的思想比较稳定,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对社会需求心中比较有底。有些学生说,进校时我们有点自卑,临毕业心里却很踏实。家长们开始听说不包分配时,有点担心,现在也比较安心了。有的家长说,我们国家大学生不是多,而是太少了,只要孩子有真才实学,用人单位自然会争着要的。有的家长说,现在待业青年都安排了工作,大学生还怕找不到工作?还有的家长甚至说,我就看中上海大学不包分配,才让孩子报考的。单位有挑选大学生的权力,也应该让我们的孩子有选择职业的自由,这有什么不好?
上海大学的改革使人们的不少旧观念有了变化,而观念的变化又会促进改革的深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