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李锡奎调车组的先进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2-04
第2版()
专栏:

李锡奎调车组的先进经验
吴风
一面鲜明的旗帜
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沈阳站调车员李锡奎和他的调车组,在推行新调车法过程中,创造了先进的工作经验,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因此,在今年九月所召开的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李锡奎被公认为全国最优秀的调车工作者,成为全国铁路调车工作中一面鲜明的旗帜。
李锡奎和他的调车组,不仅把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且影响和推动沈阳站其他调车组,把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车辆在沈阳站停留的时间,显著地缩短了。从一九五○年五月到今年八月止,共计节约了十八万七千零五十二车小时。按照沈阳站计算,每车小时折合四万七千元,共计节约了八百七十九亿元,相当于五十八架战斗机的价值。在全国铁路职工的增产节约运动中,李锡奎和他的调车组又提出了每月增产节约十五吨粮食的具体计划。
旧调车法工作脱节,新调车
法有高度计划性与组织性
调车是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之一。铁路为着将各地货物运输到各个不同的目的地,必须在车站进行大量而复杂的调车工作。将货车编成整列列车,开到指定的到达站。过去铁路调车工作,长期沿用着旧的工作方法,由计划车号员作出调车工作的计划,交调车员调配车辆。计划车号员本身能力有限,而且很难掌握现场全面情况,调车工作计划常常不切合实际情况。调车员只能机械执行计划,虽然发现计划不对,也不敢擅自改变。这就形成了“计划车号员包而不办,调车员消极工作”的现象,束缚了调车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影响调车工作效率不能提高,以致车站上的列车经常不能及时编成和正点开出,而且容易造成车辆拥塞的事故,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充分发挥。一九四九年,东北铁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推行“新调车法”以来,完全改变了调车工作上的旧面貌。新调车法贯彻负责制的精神,建立了调车工作上的科学的机构和制度,取消了计划车号员和调车工作计划,改由车站调度员统一掌握全站列车编组和解体计划;由调车员负责组织调车工作,具体实现列车编组和解体计划。这就充分发挥了调车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克服了调车工作上的浪费、列车编组晚点和车辆拥塞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调车工作的效率。
在推行新调车法过程中,沈阳站调车员李锡奎不但带动全站调车组,实行了新调车法,而且在新调车法实践中,创造了一套科学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不仅保证了工作进展迅速,而且保证了工作的安全。
珍惜每一秒钟,做好联系
和配合的工作
李锡奎调车组的先进经验,是经过长期努力,积累起来的。李锡奎调车组的工作是十分有计划的。他们珍惜每一秒钟,他们善于掌握情况。在每天上班时,他们将值班站长所布置的工作计划记录下来,作为工作的目标,这就是所谓“上班记录制度”。他们利用去调车场的途中,一边走一边讨论工作计划,并订出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这就叫做“走道会议制度”。经过调车场时,他们又分别地了解了调车场线路上的车辆情况,这被称为“线路检查制”。在每天工作完了后,同样地又利用由调车场返回的走道时间开检讨会,总结工作,开展批评,这个会议叫做“工作完了的检讨会”。他们就是这样地抓紧时间做准备工作,利用机会来了解情况,因而减少了非生产时间,保证了不间断的工作。
李锡奎调车组的分工非常明确,每一件细小的事都指定专人负责。全组一个调车员,四个连结员,都按照各人的能力和专长,进行了具体的分工。这就是他们自己所说的“分工负责制”。每天上班后经过调车场检查线路时,他们也是事先规定好某人掌管某几条线路,负责了解车辆目的地,以及那些车辆在编车时受限制等情况,这就是所谓“包线制”“包地带”和“包限制车”。由于真正贯彻了负责制的精神,不但每一件事都有专人掌握,而且发挥了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李锡奎调车组的联系配合工作,也做得非常好。调车工作是一件错综复杂的工作,必须与有关各方面密切联系配合,才能保证迅速和安全。他们与车站调度员、司机、报道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都订立了制度,相互保证密切配合,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这些制度,叫做“联系制度”。联系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参与调车工作的工作人员,在调车员的统一领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李锡奎调车组在沈阳站苏联专家克拉维茨工程师的帮助下,采取了郭瓦廖夫的工作方法,集中了几个优秀苏联调车员的先进工作方法,如“活用线路法”“溜放调车法”“连续溜放调车法”以及“解体照顾编成”等,构成了李锡奎调车法。这个调车法解决了调车作业上的许多技术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李锡奎调车组的这些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是一套科学的调车工作法,也是一套完整的先进工作经验。它学习了苏联先进经验,集中了先进的工作方法,在具体运用上,并有着进一步的创造与发展,因而显著地提高了调车工作的效率,减少了工作上的浪费,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正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创造性与苏联先进经验相结合的生动、具体的范例。
李锡奎调车组的先进经验,
是在战胜各种保守思想后推广
起来的
如像其他无数的模范人物一样,李锡奎调车组也是战胜了各种保守的思想之后创造了今天这样的事迹。一九四九年八月,沈阳站李锡奎调车组成立时,除了调车员李锡奎曾在本站做过连结员工作外,其余四个连结员都是新从别的车站调来。那时李锡奎还只是个青年团员。在日寇和国民党统治下,这五位饱受了折磨和苦痛的青年工友,在解放以后,深深体验到共产党给自己带来了温暖和光明,无论在工作上或学习中,都是非常努力。李锡奎经常对大家说:“日本小鬼子临走时说过:你们沈阳站三十年也管不好。解放后怎么样?人少了,活还干得比以前多。咱们工人当了家,就是有力量。咱们青年调车组更得好好干,好好学习呀!”从李锡奎调车组成立那天起,党、青年团和工会就派人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业务水平,教育他们团结群众,团结技术人员,虚心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在调车组成立的不几天,李锡奎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由于李锡奎积极工作的影响,全组工作更起劲了,学习也更努力了。半年以后,四个青年都先后地成为青年团员。
一九五○年三月,沈阳站领导方面号召试行新调车法。全站大多数工友,在思想上普遍抵抗新调车法。他们认为:“过去凭计划车号员的通知单干活,还要出错,这一来非得乱头不可。”“多少年来就这样干,哪还有错?”“咱们文化低,干不了!”也有一部分工友认为:“新调车法又费脑筋又费劲,出错还得负责任。”车站上的中层干部也多没信心:“瞧你们怎么干得了!”这时候,李锡奎调车组的全体工友,经过商量研究,自动向领导方面要求试行。车站上的苏联专家克拉维茨工程师亲自来教他们。一个多礼拜后,李锡奎调车组开始单独用新调车法进行工作。起初不熟练,也很忙乱,不但编组列车慢,而且常出错返工。有时机车停在一边等着。编组一列车最长用过三小时。已经编成的列车有十分之四、五要返工。每天的任务总完不成。为了研究克服困难的办法,李锡奎曾经十多天吃不下饭。当时有一股力量支持着他:“共产党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动员连结员李忠信等,把家搬到沈阳,住在一起,利用休班时间,进行演习,专心钻研编车方法。他们又主动请求车站中、苏工程师帮助,建立工作上的分工负责制,发挥全组工友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全组工作有了好转。他们逐渐克服了忙乱的现象,每天的任务,开始能够按时完成了。
在李锡奎调车组的影响下,去年有一部分工友和干部开始改变了过去认为新调车法行不通的想法,也愿意亲自试试看。沈阳站领导方面决定自五月份起,全站普遍推行新调车法。但是,还有一部分老工友不服气,觉得:“这些小孩子有什么?过几天就会垮台!”李锡奎和全组工友一方面虚心团结周围群众,主动在下班时间找老工友请教,征求他们的意见,学习他们的优点;另一方面又继续钻研调车工作。经过小组不断的讨论,又建立了一些工作制度,学会了几种先进的工作方法,使调车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这样,渐渐地改变了老工友们的看法,许多调车组开始采用了李锡奎调车组的工作经验。
一九五○年十一月底,沈阳站工会号召全站学习李锡奎的工作方法。但由于当时仍有部分工友感到
“差不多,没什么出奇”,以致未能及时把新工作法广泛推广出去。今年三月,沈阳站总结了李锡奎的先进经验,工会又组织了短期训练班,由李锡奎报告并示范。通过实际工作,使全站工友进一步认识到李锡奎调车组工作经验的优越性。从这时候起,李锡奎调车法不仅在沈阳站,而且在中长铁路局管内广泛地推广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国铁路调车工作,保证完成国家运输任务,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已于今年八月间发布指示,全面推广李锡奎调车组的先进工作经验。目前李锡奎和他的调车组,在全国五十余万铁路职工中,已经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这一面旗帜的号召下,全国铁路职工更将虚心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创造新的工作方法,为国家积累财富。(附图片)
全国铁路优秀的调车工作者李锡奎
李锡奎和他的调车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