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6
第5版(理论)
专栏:

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李悦 孙彤
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是增强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都必须具有适应国内外和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能力。那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墨守成规的企业,是根本不能生存和发展的。对企业应变能力的要求,最根本的还是来自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性质和企业的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同时也来自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客观要求。
当代企业是世界新技术革命成果的主要吸纳者。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的爆炸,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高级化,产品的迅速老化,劳动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组织管理原则和方法的产生和应用,都迫切要求企业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当今,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得多,而且越来越快。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的寿命周期大为缩短。在工业发达国家市场上销售的商品约有55%是十年前不存在的,在十年前的商品中有40%以上的商品已被淘汰。那些挥发性药品和电子产品,则往往在不到半年时间就过了时,一种新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平均寿命也只有三四年。在产品老化如此之快和社会需求多样化及高级化的形势之下,企业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非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不可。
鉴于企业是形成产业的细胞和基础,产业是同类企业之总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又是决定宏观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方向符合整个产业结构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所以,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能否以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为依据,及时地调整产品和服务的方向的这种应变能力。
综观国内外产业结构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几大趋势:从产值和劳动就业比重的位次看,三次产业的结构趋势是由“一、二、三”,经过“二、一、三”,再向“三、二、一”转变;战略重点产业转移的趋势是,由低到高地依次转移,开始于农业和轻纺工业,继则以重化工业即基础工业为重点,再到以微电子等先进产业为代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点,最后达到知识融合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结构的趋势是,在两者并存和互补的条件下,以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新兴产业为先导,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军工和民用结构趋势是,民养军,军保民,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工农业结构的趋势是,由农业国向农业工业国,向工业农业国,再向工业国转变;轻重工业结构的趋势是,由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转变,再向轻重协调发展转变;原料和制造结构的趋势是,由原料不足向原料有余转变;机械和电子工业结构的趋势是,由机电各自成体系向机电结合和机电一体化转变,等等。
实践反复证明,企业只要能够按产业结构发展的大趋势来合理调整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方向,就能保持前进的大方向,就能有生机和活力,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获得更大的宏观经济效益。反之,如果企业的发展背离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失掉市场,不仅企业自身的发展受阻,而且还必然影响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最佳状态,就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和技术改造,使自身在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诸方面,保有相适应的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举其要者有下列几种:满足某种社会需求的扩大或收缩的能力;对部分生产要素进行转移的能力;在产品的数量与品种方面相互转换的能力;使本企业所提供的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的能力;支付和消化国内外市场上出现的廉价的、而资源又有限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经过多次加工后再以成品出售的能力;能够及时地并低代价地吸纳国内外市场上出现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资金的能力;抵御外部市场有损于内部利益的倾销政策的能力,等等。
对每个企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以上所列举的应变能力不可能同时具备;但是,必须肯定,企业具有这种应变能力越全越大,其生机和活力也必然越强越大。
要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也不是一日之功,只能在改革、开放、搞活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其中最根本的条件是实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企业的外部环境看,主要是实现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本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企业内部看,主要是不断地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认真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责权利相结合,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的统一,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实现职工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相联系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