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增强商品经济观念 提高扶贫资金效益 江西实行有偿扶持加速开发老区 十个重点县已脱贫,三分之一特困户解决温饱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7
第1版(要闻)
专栏:

增强商品经济观念 提高扶贫资金效益
江西实行有偿扶持加速开发老区
十个重点县已脱贫,三分之一特困户解决温饱问题
本报南昌电 记者赵相如报道:一些几十年前在江西战斗过的老红军,解放后曾数次来江西视察工作,现在明显感到,老区面貌已经出现了可喜的看得到的变化。去年有10个重点老区县脱贫,50多万特困户中有1/3解决了温饱问题。今年老区各县早稻增产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晚稻丰收在望,乡镇企业发展迅猛。
有一半以上人口、2/3以上地区属于革命老区的江西省,扶贫工作量很大。加上老区受自然经济影响较深,科技力量薄弱。有的群众希望“守住一个窝,种好几亩田,不够靠救济,不赚那方钱”。省委领导在深入调查中发现,这种甘愿受贫、不图上进的想法,正是多年扶贫工作不能扶到根本的致命弱点。摸准了情况,江西省决心在开发治理贫困老区时,摒弃以前的老路子,用改革的精神,用新的章法来促使全省老区面貌的迅速改观。
为了改变一些地方“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江西去年和今年省一级开发贫困老区资金达2亿多元,再不搞“利益均沾”的办法。而是进行有偿扶持,振奋群众自力更生精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去年全省扶持了54个县和402个特困乡,资金的66%用于种、养、加工和采矿等项生产,有30%资金用于农林、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他们还层层签订合同,做到受援户、项目、资金三落实,物资兑现。结果,在不少穷乡僻壤出现了户办、联户办、农办企业,人均一年增收70来元。
江西省注重从当地实际出发,选准启动项目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社会商品生产,增强老区的“造血”功能。赣南老区近几年新种柑桔18.8万亩,是1981年前原有柑桔总面积的4.5倍,一部分桔农已经开始摆脱贫困。安远县乌石村几年来由特困村变成柑桔专业村,全村人均收入已达367元。目前全省重点扶持的400多特困乡均确定了各自的启动性项目。
省直机关、地市县各部门、科研、大专院校还和老区特困乡、村建立了挂钩对口支援关系。省委要求各老区县、乡、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与外省市建立各种形式的联系。目前,已有10个地市、50多个县同12个省市结成协作对子123个,达成3000多项经济技术协作项目,引进资金8000多万元。各级部门对复员、退伍军人和回乡青年还普遍进行了农用技术培训。通过实践,不少老区群众改变了“穷地方,难致富;穷惯了,不思富;老老实实穷对付”的思想观念。
在老区治穷致富中,江西省明确要求各级干部对老区治穷必须动脑筋、动感情、动真的,服务到户。各级领导干部已经在贫困乡建立了联系点。目前全省已有1.3万干部在各老区具体组织群众脱贫致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