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街津口一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街津口一日
早晨,我来到黑龙江边,满以为可以看到赫哲族渔民满载而归的渔船,然而,只有两三条船上在卖鱼,骑摩托而来的鱼贩子们在抢购,昨晚停泊的那一排排渔船,大部分没有起锚。
一个渔民告诉我,8月是打鱼淡季,离大马哈鱼汛期还有一个多月。我不禁暗自抱怨来得不是时候。那个渔民象看透了我的心思,说:“鱼是越来越少了。大马哈鱼汛期,我们要排号打鱼;过去的汛期有一个多月,现在只有十多天。”我顿有所悟:难怪在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聚居的街津口,鲤鱼价也高达每公斤6元,连小鲫鱼也需3元。
鱼越来越少,可是据统计资料,赫哲人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这两年,人均年收入600元左右。在这个有400多赫哲人的同江县街津口乡,固定资产在万元以上的户占总户数的40%。他们是怎样致富的呢?
10点多,乡长来了。他是个赫哲族的年轻人。他告诉我们,虽然鱼的产量越来越少,但因为价格越来越贵,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上升的。当然,“价格饭”靠不住,党和政府正在培训赫哲族青年,让他们掌握新的技术。因此,街津口的赫哲人,正逐渐和单一的渔猎生涯告别。
下午,我们来到孙玉良家。这个29岁的小伙子是个打鱼能手,去年他家的“夫妻船”收入七八千元。他看到打鱼收入必然会逐渐减少,于是,便报名参加了县水产局办的养鱼培训班,今年想开个1万平方米的鱼池,成为街津口乡第一个养鱼专业户。他说,养鱼技术在赫哲族很难推广,人们愿意“下网就能见钱”,闲时宁可在家中喝酒养神。要是他养鱼成功了,说不定会带动一批人哩。
也许因为孙玉良是村里的会计,精于筹算,他看到渔民们生产和生活常遇到困难,但因为贱商的传统,全村没有商店,买什么都靠乡里的供销社。于是,他在7月初开了一个商店,进了2万多元货。果然,一天营业额有三四百元,净赚二三十元。他高兴地说,这无论如何比打鱼来钱多。
28岁的傅铁军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他这几年“渔运”不好,一年只能收到2000多元。现在的渔船都是机动的,网都是尼龙绞丝的,买油、修网成本高。他至今还住着土草房。今年春天,他找到村干部,和村里签订了承包开发草甸子的合同。那块草甸子足有4500亩。傅铁军找到两个汉族农民合股,自筹加上贷款,投入4.8万元,开了990亩,种了90亩小麦,900亩黄豆。这里的土肥水好,种上就能收。他说,今年一股分红500元没问题。
我们又看了几个青年。有的家里养了貉,有的正在学习种水稻。养貉在这里每对至少卖600元,还供不应求。养好几对貉,一年就可成“万元户”。现在,全村42户人家,有15户盖了砖瓦房,家家有了电视机、洗衣机,33户有了录音机,但他们没有随遇而安。竞争意识开始在这里落脚,人们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实现四化宏图充满了信心。
本报记者 杨传春撰文 本报记者 卢传友摄影(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