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百闻不如一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7
第6版(国际)
专栏:外国人士看中国

百闻不如一见
英中文化协会主任 布潘妮
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973年,作为正式交流计划中的第一批英国学生去中国学习汉语。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和上海复旦大学先后学习了两年。自从1975年以来,我先后9次访华,今年9月底,我刚从中国回来。与我10年前的所见所闻相比,中国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最主要的变化也许就是人们对外国人的态度了。70年代初,不少中国人害怕与外国人接触,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很少有人在公共汽车或大街上主动与我接近。而现在,由于实行开放政策,有大批的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更不用说与日俱增的游客了。中国人现在很愿意与外国人交谈,或是为了练习外语,或是想多了解一些外界的事情。看到这种变化,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这不仅使我们在中国容易交上朋友,而且感到自己与正常人一样,并不特殊了。
十几年前,我曾在上海郊区嘉定县的泥岗大队小住,看到了中国普通农村的生活。这次去中国,我决心再到那里去看看。泥岗现在不是大队而是属于黄渡乡的泥岗村了。我当年的房东吴根桃现在是村长。我再次见到他和他全家人。十几年不见的老朋友重逢,那份高兴劲就不用提了。最使我吃惊的是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大。他家最近新盖了一座两层的楼房,有7间居室。我去的那天下午,作为家庭生活改善标志的彩色电视机中正巧放映着英国广播公司的系列片。这在1 975年时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他家住3间平房,全村人也都住平房;现在住楼房的却不只他一家了。去年吴根桃一家5口的基本收入是2500元,他母亲搞副业,养兔、养鸡、种蘑菇的收入还有1000元。因他母亲已年过60,也与黄渡乡的其他老人一样每月领到15元的退休金。当然,这在中国农村目前还不是普遍的。黄渡乡充分地利用了靠近上海的地理位置,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农业只占这个乡全部收入的12%。泥岗村有一个万元户,是办养鸡场的。象这样的企业在70年代初是不允许其发展的。
虽然我读过许多关于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事例,但是亲眼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所发生的变化,体会更加深刻。这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当然,我也知道,许多偏远的农村目前经济文化还不发达。如果未来十年内这些地区的生活水平也能大幅度地提高,象城郊农村过去十年那样发生巨变,到2000年时,现在实行的经济政策无疑将会使中国发生更大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