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风姿别样自芬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7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风姿别样自芬香
朱文相
在首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中,有一台越剧、黄梅戏演唱会,可谓风致清新、别开生面,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前半场,浙江越剧院小百花团、三团,集中优秀青年演员演唱了优秀剧目的优秀唱段,既有传统戏、新编古代戏,也有现代戏。节目编排错落有致,各流派风格异彩纷呈。后半场,安徽省黄梅戏演出团则以本剧种的发展史为贯串线,分“泥土的芬香”、“黄梅怒放”、
“新的天地”和“欢歌”四个乐章来组织演唱选段,展现黄梅戏的前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在个把钟头里,让观众兴味盎然地浏览了黄梅戏的历史画卷,用一种新的演出方式,巧妙地把艺术的认识作用与审美作用结合起来,足见编导者之匠心独运。
我赞赏这种尝试,因为:其一,它是对戏曲演出形式的开拓,在本戏、连台本戏、折子戏、清唱之外,又探索了彩唱片断与清唱选段有机组合的演唱路子。这对于侧重唱工的剧种,似乎更能发挥其优势。其二,以优美动听的唱腔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吸引他们,是为了培养他们,逐步引导他们由爱听唱而及于欣赏念、做、打等。其三,这种演唱会所唱所演是地道的越剧、黄梅戏,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的特色风格,不是所谓“中西合璧”的杂烩,南腔北调的混合。我认为,任何借鉴、吸收,都是为了丰富、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不是为了削弱乃至消灭自己的艺术个性。
诚然,这台越剧、黄梅戏演唱会仍有不足之处。比如,越剧编导者的整体构思就不象黄梅戏编导构思那样主线贯串、主旨鲜明,令人有散珠碎玉、芜然杂陈之感。又如,黄梅戏演唱的四个乐章,彼此间的衔接也略嫌生硬,不够顺畅自然。编导者虽在对节目的宏观把握上堪称独出心裁,但对具体的节目却选得不那么精当,磨得不那么细致,难免有瑕瑜互见之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