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悠远深沉的回音——记马友友独奏音乐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7
第8版(副刊)
专栏:

悠远深沉的回音
——记马友友独奏音乐会
本报记者 易凯
马友友,这位举世闻名的美籍华人大提琴演奏大师,安详地端坐在北京音乐厅舞台的正中,第一次面对共和国首都的观众,面对着和他一样黄皮肤、黑眼珠的同胞,郑重地举起了弓弦,在他那价值连城的1733年的威尼斯蒙塔纳那琴琴弦上,轻轻地拉响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第一声低音。
随着这第一声低音,一个完美的、奇妙的、既陌生又亲切的梦幻般的音乐世界悄悄地显露出来。没有华丽高贵的色彩,没有高亢明快的旋律,没有强劲狂热的节奏,只有那质朴雄浑、蕴藉温雅、悠远深沉的琴声,象穿过山涧的溪水,默默地流淌在人们的心田。
马友友怀抱着大提琴,时而俯视,时而仰望,时而侧耳倾听,时而闭目凝神,时而紧锁双眉,时而露出孩提般真挚的笑容。他用充满着自信和魅力的目光,用卓越的演奏技巧,编织了一个硕大无比的艺术之网,无情地将每一个观众网罗到他那个独立的低音王国之中,聆听他对世界、对大自然、对人生、对世界经典大提琴曲独到而又深刻的诠释倾诉和理解。
作为当代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提琴演奏大师,马友友的天才和早熟是惊人的。他4岁学艺,5岁登台,8岁名噪欧美,从小就得到卡萨尔斯、肖尔斯、罗斯等名家的教诲和指点。他漫游世界,频繁地同洛杉矶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以及卡拉扬、普列文、梅塔、小泽征尔等世界级乐团和指挥合作演出,始终保持大强度、高规格的艺术实践活动。他有东方的血统,在巴黎启蒙,在美国发轫,广泛汲取欧亚美三种文化营养。然而,这些条件都不是马友友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在于,马友友终于在20余年艺术生涯中找到了自我,一种立足于文化哲学高度上俯视音乐的演绎能力,一种独特的表达这种能力的热情而不过度、细致而不委琐、严谨而又不拘泥、富有理性而又充满人情味的演奏风格,一种物我化一、内外统一的高超敏锐的音乐感觉。正是这些,使他从著名的演奏家的行列中脱颖而出,成为继卡萨尔斯、罗斯特洛波维奇之后又一位世界上最享盛名的大提琴演奏巨擘。
马友友大师演奏的艺术特色在音乐会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自卡萨尔斯花费12年时间苦练,并首次把它完整地搬上音乐会舞台后,便几乎无人敢于问津。马友友却勇于冲击这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他根据自己对巴赫作品多年的研究,从巴赫组曲那和谐、对称、均衡的建筑美形式中悟出了深刻的哲理:世界太开阔了。并从巴赫那严肃冷峻的外表下,揣摸到那颗人道主义的拳拳之心。经过马友友重新处理的巴赫组曲,不追求个别段式、乐句的华丽优美,而追求整体结构上严谨含蓄、情致宛然。那强化了的弦上的立体感,在无伴奏的情况下,不仅把隐藏的复调层次分明地表达出来,还多了一层世俗风趣的浪漫色彩。这个有别于卡萨尔斯的新创造得到国际音乐界的高度评价。在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的协奏下,马友友还演奏了海顿的《C大调协奏曲》、德沃夏克的《b小调协奏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号协奏曲》。对于大提琴名曲中这三部分别属于古典、近代、现代的作品,马友友充分展示出他功力深厚、技艺超群的艺术才华。海顿作品特有的优美抒情、缠绵丰富、并经常流露出的纯朴开朗的民间气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剑拔弩张的旋律、繁衍多变的节奏、强烈夸张的情绪,马友友都表现得通透明晰、井然有序。德沃夏克的作品是音乐会的一个高潮,马友友倾尽全力同作曲家进行心灵的对话,怀念故国的情感,被柔而韧、弥而坚、清而淳的大提琴声抒发得淋漓尽致,秀雅隽永,有如空谷回音,撼人心腑。人们久久地沉静在这用情丝编织成的旋律中,揣摸着他那不平的心绪……
马友友拨动了一下琴弦,留下了一个悠远深沉的回音,留下了一段炽热的恋情。(附图片)
大提琴家马友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