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湖北依靠科技增强 农业后劲农业欲上新台阶 科技又定新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湖北依靠科技增强
农业后劲农业欲上新台阶 科技又定新措施
本报武汉10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詹仲德、本报记者王楚报道:连续9年获得农业丰收的湖北省,为今后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新近制定出依靠科技进步武装农业的新措施。
此间有关人士认为,农村9年改革,使湖北省农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但增产潜力仍很大,主要表现在科学种田水平不高,许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有些该发挥效益的未充分发挥出来。如夏粮,全省有72个县(市)种小麦,今年小麦单产突破300公斤的只有4个县(市),最高单产与最低单产相差251公斤。
在新近召开的湖北省农村工作会上,省委领导人说,把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用科技去增强农业后劲,这是湖北省农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为此,湖北省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尽快改变科技人员奇缺状况。目前,湖北省有农技推广干部1万多人,平均每1万亩农田只有2.2人,远远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改变这种状况,湖北省从现在起,在下大气力办好现有职业中学的同时,将适当减少一批普通高中,兴办农业职业中学,以便为农村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抓好农村成人教育,以便农村知识青年掌握更多的农业科学技术。近10年来,湖北省回乡的高、初中毕业生有700多万人,这些回乡学生,大多数缺乏专业技术。为此,湖北省作出规划,从明年起,每年要培训100万农村青年,让他们尽快成为农业生产技术骨干。
——拓宽科技领域,让更多农用科技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近些年来,湖北省围绕农用科技推广做了不少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杂交稻,经过多年努力,全省播种面积已扩大到1400万亩,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1/5多,但杂交稻的制种工作跟不上,每年所需的杂交稻种大部分要从外地购进。这种局面不改变,农业要想大发展很困难。为此,湖北省明确提出,从现在起,要下狠心抓好农业科研和技术的开发工作。
——继续抓好适用技术的推广工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力争在三到五年时间内,使全省的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实现优质杂交化和栽培技术科学化。
——增加科技投入。近几年来,湖北省围绕科技投入作过不少文章,如在资金方面,省财政每年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资金不下2000万元。为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湖北省决定,从明年起还要增加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