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美洲的呼声”——记哥伦比亚壁画大师佩德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8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洲的呼声”
——记哥伦比亚壁画大师佩德罗
薛奕明
在哥伦比亚著名城市麦德林,我参观了壁画大师佩德罗·奈尔·戈麦斯纪念馆。佩德罗通过其艺术作品,表达了美洲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斗争,被称之为“美洲的呼声”。
纪念馆是一幢两层洋房,绿树掩映。佩德罗在这里度过半个世纪。我们去参观时,佩德罗逝世仅两个月,作品尚未陈列就绪。由于我们来自遥远的中国,画家的女儿葛利奥破例接待我们,陪同我们参观,使我们得到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葛利奥告诉我们,他父亲1899年出生在哥伦比亚境内安第斯山脉下叫阿诺里的小山村。年轻时先学工程和建筑学,后来潜心钻研艺术,一直默默无闻地开拓着艺术道路,直到60年代中期,他独特艺术风格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引起艺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佩德罗的创作主要是两大主题,一是人民在劳动中锻炼成长。奈尔·戈斯麦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创造了无数个矿工、淘金工人、农民、失业者和印第安传说中人物的形象。他的巨幅壁画《淘金》,长24米,高4.4米,人物逾百,从山上采矿到河中淘金,对许多劳动场面都作了艺术再现。画中母亲背负婴儿,双脚浸泡水中,弯腰淘金等场面,扣人心弦,表达了作者对悲惨的矿工生活所寄予的莫大同情。另一主题是母性。他在《母性》壁画中,以其高超艺术技巧创造了健壮、粗犷和自由的美洲型母亲们的形象。
佩德罗从小同淘金工人接触,对他们的生活体验很深。所以他的作品中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呼之欲出。
佩德罗在艺术创作上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在创作技巧上精雕细刻。他对自己画稿设计要求非常严格,只有在他胸有成竹时,才开始动笔作画,充分显示他的功底深厚,才华横溢。人们评论他的壁画可与文学作品媲美,一幅画犹如一篇小说,意境深远。佩德罗的雕塑作品也很丰富,人物生动,手法细腻、坚实。很多大学和重要公共场所展示着他的作品。
在佩德罗故居,楼下右首是他的卧室,那里陈列着几十幅他妻子朱丽娅不同姿态的画像。佩德罗作画,朱丽娅充当模特儿,前后长达几十年。1964年朱丽娅去世后,佩德罗就把朱丽娅像陈列在他卧室里。这样,妻子在精神上仍然陪伴着他度过生命中最后20年,直到他85岁去世。佩德罗对妻子的真挚感情和高尚品德,也深深感动着我们。
佩德罗故居纪念馆收藏了他的1500多件作品,是哥伦比亚的艺术宝库。(附图片)
佩德罗与他的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