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文莱水上人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8
第7版(国际)
专栏:

文莱水上人家
肖文
文莱是加里曼丹岛北端的一个小国,人口仅21万。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有“东南亚的科威特”之称。因石油致富,人均收入近两万美元,为亚洲国家之最。
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的“水村”位于文莱河的出海口。它坐落在出海口中央的冲积滩上,由16个村子组成,约2800多户,7000多居民。户与户之间架有木桥,便于左邻右舍往来;村与村之间有水道隔开,可供船只通行。一座座房舍架在无数根支柱上,远远望去,就象一群踩着高跷的人站在水中。
文莱河出口处两岸,原先是热带丛林,瘴气弥漫,疟蚊滋生,沼泽里鳄鱼出没无常,因而斯里巴加湾人大多聚居在“水村”。近年来,随着陆上城市的开发,“水村”居民逐渐向陆上迁移,然而也有不少人不愿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有些居民虽然在陆地上建造了住宅,但每逢周末或假日,仍喜欢回“水村”休息和度假。当今的“水村”依然是斯里巴加湾这个5万人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文莱“水村”也在前进。往日竹棚式的屋舍和独木小舟已不见踪影,只能在博物馆中找到,取而代之的是木质或水泥薄壳轻型房屋,支撑用的木柱大都已换成钢筋水泥支柱。房内装有自来水,大部分住户都拥有彩电、冰箱、空调。
村内设有餐馆、商店、诊疗所、警察局,甚至水上小学。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水村”还引入了当地居民称作“水上的士”的服务项目,漆成各种颜色的机动轻便舢板,既为游客们提供了方便,又是“水村”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每天清晨,戴着宽沿草帽的商贩,依旧驾着载有新鲜蔬菜、瓜果和鱼虾的木船,沿村挨户地叫卖,保留了旧日的习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