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对哲学研究现状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8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对哲学研究现状的思考
从总体上看,哲学研究者的知识构成和兴趣,似乎是决定哲学研究状况的一大条件。我国现阶段哲学研究,一般说来,有三种类型或曰三个“群落”:一是由对马列主义经典的研究而衍生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群,姑称之为“原理群”;一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研究课题的研究群,可称之为“国学群”;还有一部分是以译介西方哲学尤其是现代思潮为己任的研究群,且称之为“西哲群”。3个群落的研究水平、学术兴趣、文化气质,几乎都有各自不同的标准和特点,因而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优点与缺陷。“原理群”的长处在于所讨论的哲学问题,较容易为中国现实进程所接受,容易为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提供思想范式;
“国学群”的长处在于能以中国传统思想为根基,因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易于使国内外文化人发生兴趣;“西哲群”的长处在于借助开放的优势,所译述的大量新思想、新观念有广大的青年读者,具有时代的优势。
然而,三者的缺陷也很明显:“原理群”在自己的狭小圈子中讨论的课题,越发与哲学本身应当研究的“思维—哲学”水平的问题脱离。而且,由于其概念、体系的基础是以苏联哲学风格和思路为样板,所以对中国实际与西方文化的解释力也越发递减。“国学群”却由于其脱离时代节奏的治学方式,以及对传统文化出于知识结构——个人兴趣上的偏爱,几乎有由“国学群”过渡到“国粹派”的危险。“西哲群”中的许多人与中国经济现代化所要求的实际——可操作的现实力量相脱离的趋势愈来愈显著,他们很可能变为一群“超越现实实际发展的”文化人或沙龙式学术清谈。
这3个研究群落要加强相互之间的学术交流。“原理群”要充实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近现代文化。“国学群”要吸收近现代西方哲学有益的东西。“西哲群”则要研究中国现代的社会经济建设。
(摘自9月28日《理论信息报》
李小兵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