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三分之二省、区、市改革编制体制 通过管理工资基金有效控制增员 节省了机关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9
第1版(要闻)
专栏:

三分之二省、区、市改革编制体制
通过管理工资基金有效控制增员
节省了机关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
新华社长沙10月18日电 (通讯员汪伏龙 记者刘光辉)我国有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探索编制管理改革中实行把编制管理与工资基金管理结合起来的办法,既有效地控制了人员编制的盲目膨胀,又节省了机关、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
通过管理工资基金控制人员编制的盲目膨胀,即首先由各单位根据计划、劳动人事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和工资基金组成项目,编制出按季分月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携带工资基金月报表、工资基金手册、发放工资花名册,每季度或每月由编制委员会审批一次。编制部门对超过编制人数和违反财经纪律的工资性支出,均予以核减。
每年,劳动人事、编委、审计、银行等部门联合对一些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工资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分别情况对单位主要领导人和当事人给予经济制裁和纪律处分。同时,各级编委每年末向有关部门编报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人数、计划部门按编制确定单位工资总额;财政部门按编委核定的人员编制核发“人头”经费;开户银行只凭经编委审批的工资计划支付工资;组织和劳动人事部门在编制定员范围内调配人员、任免干部。
试行编制体制改革的这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控制了人员编制的继续膨胀。今年初,江苏省直的一些满编、超编单位,曾擅自调入361人,省编委核定时不予认可,不予核发工资,维护了“编制”的法律效应。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各级党政机关人员基本没超过国务院下达的编制总额,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也已开始走上正轨。
这些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管理工资基金,还有效地控制了乱发钱物的不正之风。湖南省编委在今年1至3季度,就核减了省直90多个单位采取虚报人数、多发奖金和补贴等手段多申报的工资基金30.8万元,保证了劳动工资计划不突破。去年一年,湖南省编委通过按季分月审核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基金计划,比计划部门核定的年度工资总额少1000多万元。除此以外,还严格控制了计划外用工,为国家节约了开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