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亚太,富有生气的发展区域——访亚太经社委员会执行秘书基伯里亚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9
第6版(国际)
专栏:泰国通讯

亚太,富有生气的发展区域
——访亚太经社委员会执行秘书基伯里亚先生
本报记者 刘爱成 新华社记者 马胜荣
在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总部的一间明亮的办公室里,执行秘书基伯里亚先生侃侃而谈。这位亚太经社会的最高负责人认为,目前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少困难,各国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但是,他对本地区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基伯里亚说:“我不想过份强调亚太地区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过,本地区无疑将是一个富有生气的发展区域。”
进入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显示出了相当的活力。从1981年到1985年,世界上14个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有10个在亚太地区,其中包括人口众多的中国和印度。基伯里亚先生说,过去两年,本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从整个地区来看是不错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在经历了两年的困难阶段之后,经济已经开始恢复。泰国由于着重发展以农产品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稳定。本地区其他国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是,基伯里亚认为,亚太地区面临的一个长期的根本性问题是贫困、住房缺乏和教育卫生设施不足。本地区最不发达国家、一些内陆国家和岛国的困难处境基本没有改变。一些最不发达国家人口众多,而资源有限,经济单一,基础结构薄弱,整个经济情况低于本地区的平均发展水平。据统计,全世界80%以上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生活在亚太地区。因此,摆脱贫困、争取发展,仍然是这一地区不少国家面临的严重任务。此外,全球性的经济萧条、贸易和投资的减少,使本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亚太经社会的统计表明,从1980年到1985年,东南亚国家非能源初级产品的贸易额平均每年下降0.8%,南亚国家下降了1.4%。发达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的出口,给这些国家的发展增加了困难。
争取本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经济结构,使之逐步走向工业化。基伯里亚说:“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过渡是亚太地区所有国家的长期目标。但是,达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我们将面临外部和内部的困难。”
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多样化和减少对农业的依靠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努力,但进展速度未能如愿。他认为,本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农业和工业发展进程的内在的联系,“加工更多的农产品以提高产品的价格,同时又可提供就业机会”。明确这一方向,改革的主要问题是投资、技术和技能,以及市场的开拓。亚太发展中国家必须继续努力,在保持传统市场的同时,开拓新市场。基伯里亚说:“在农业经济领域必须努力使其产品达到一定程度的多样化。由于一些原因,传统的农业产品正在失去市场,而本地区一些价值比较高的农产品,例如水果和蔬菜,应该受到重视。”
基伯里亚特别强调人才资源开发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说,亚太经社会认为,人才开发是一切发展活动的中心,“如果没有人的技能,技术就不能发挥作用”。他希望这一地区的各个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人才资源的开发。他还强调发展中国家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应交流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