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绿色的“生物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9
第7版(国际)
专栏:墨西哥通讯

绿色的“生物圈”
本报记者 郭伟成
“海洋银行”
我们穿过一片芦苇荡,登上了当地渔民的小船。这早已不是印第安人的独木舟“芦苇马”,而是装着“雅马哈”柴油推动器的快艇。这是希安康的内湖,湖之间有狭长的水道相连,有的水道两边是齐人高的芳草,有一条水道两边都是望不到边的“曼格拉尔”热带灌木丛。这种灌木的叶子挺厚实,有点儿象枇杷树。奇妙的是,从伸展开的枝干上,又垂下许许多多的枝干插入水中。抬眼望去,这弯弯的水道两旁,象是悬挂着千万支“手杖”似的。到窄处,拐弯处,“手杖”便劈头盖脸向我们抽打着,令你怎么也招架不了。而这水道又格外长,约有十多公里,水道外边便是海边了。驾驶小艇的渔民纳萨里奥对我们说,听老辈人讲,这是古代玛雅人穿行的水道。
我们在一个叫做“玛雅鱼”的地方登陆。孔苏梅尔市长马丁教授特地从孔苏梅尔岛渡海来到他的属辖地阿连角欢迎我们。在希安康生态区内,只有两个渔业合作社,阿连角是其中一个,是传统的龙虾捕捞作业区。渔民们热情地用新鲜的龙虾款待远方来客。
在这儿,我们遇到美国纽约大学的海洋生物学者米勒教授,他与两位墨西哥学者合作,研究龙虾资源。经过数年努力,已经大体绘制了一幅龙虾资源图。他们将继续研究龙虾活动范围及规律,如何合理利用龙虾资源。金塔纳罗奥州生态研究中心主任汉斯告诉我们,关于这项调查是对希安康海洋资源调查研究的一部分,目的是指导渔民合理开发龙虾资源。他说:“阿连角渔业合作社有100多渔民,分成几十个作业小组。他们象划分玉米地似的分割海湾内的捕虾领域。这种作业方式会破坏龙虾资源。米勒与墨西哥学者合作研究的课题将有助于渔民了解龙虾资源情况,科学地指导渔民,合理地捕捞,充分保证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就象在银行存钱取息一样,龙虾是生态区‘海洋银行’的一大本钱,损害了本钱,人类就得自己接受惩罚。”
海底世界大观
在我们这次生态区旅行的最后一天,墨西哥生态部特意安排我们乘坐一艘底部带透明观察舱的游轮,前往坎昆近旁的“美女湾”海底生态区。
在坎昆与美女岛相望的地方,游轮停住了。我们从底部透明观察舱里,看到了这一带完整的海底生态情况。平坦的、稍带起伏的底部,象是春雨过后的原野,萌发着尖尖的草叶,充满着勃勃的生机。海底的丛林,是茂密的海藻与巨大的珊瑚。鹿角状的、球状的、葡萄状的;条形的、盘形的、假山形的,数不清的珊瑚枝,撑起了海底的这绿色的、透明的生命大厦。蓦地,珊瑚丛中飘起长长的、紫茄色的,象蒲叶,又象芭蕉叶似的东西。我以为,那是一种巨型海藻。但是,生态学家罗贝托说,那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软体珊瑚。据初步调查,这一带海底有64种硬质珊瑚,30多种软体珊瑚,10多种藻类植物。鱼类就更多了,大约有200多种。
“瞧,它们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只见一群长着虎斑纹的鱼,迎面向我们乘坐的这个透明怪物撞来。这好象是海洋水族的“突击队”一样,后面紧跟着的“大部队”黑呼呼的压上来了。好家伙,黑的,红的,黄的;条纹的,竖条的,花斑的,形形色色,纷纷繁繁;在我们身旁嬉戏,在珊瑚林里穿行,真是一个海洋里的大千世界。
墨西哥为了保护宝贵的近海海洋生态,罗贝托说,政府规定,从坎昆的美女湾到希安康一带为永久休渔期,禁止钓(捕)鱼类;禁止砍伐海底珊瑚,禁止向海里排泻生活污水。所有的海岸宾馆都必须装有完备的污水处理设备,并把处理后的污水用深井导入地下,注入深深的地层。怪不得每年进出几十万游客的坎昆,仍然保持着洁净的生态环境。
从金塔纳罗奥归来了。我想起旅行第一天听到的儿歌中唱道:“伴随你的是美妙的梦想,这是金塔纳罗奥的梦。”我忘不了那充满生机的绿色“生物圈”,神秘的丛莽和深沉的海洋,更忘不了那迷人的绿的森林,绿的海洋,绿的梦。(附图片)
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生态区内的“图岗”大嘴鸟。
郭伟成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