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赴广东挂职学习半年 广西一批干部开眼界 决心借玉攻石加快改革兴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0
第1版(要闻)
专栏:

赴广东挂职学习半年
广西一批干部开眼界
决心借玉攻石加快改革兴桂
本报南宁电 广西15名县市党政负责人到广东挂职学习半年,获得同样的感受,发出同样的呼唤:广东的巨变功在改革;广西要振兴,也应进一步放开手脚,象广东那样高高扬起改革风帆!
广西这15名干部都正当中青有为之年。他们受广西区党委的委派,于今年3月前往广东15个县市分别挂任县市委书记助理和县市长助理,旨在取东邻改革经验,展广西腾飞蓝图。他们针对广西发展经济急需解决的难点与问题,对各自挂职的广东县市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共写出调查报告、论文、建议130多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认真探索、总结广东迅速起飞的做法和经验。
上周,广西这批赴粤归来的干部在南宁总结工作,交流体会。他们对广东感受最深,认为最应下功夫借鉴的是:广东上下一心,协调一致,全省“官民”齐奏“改革进行曲”,坚决清除干扰改革的“杂音”和“噪音”;各级领导有胆识,有抱负,不唯上,不唯书,敢于和善于唯实,能够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领会贯彻中央指示,以开拓和创造精神去领导和推动改革实践,所有工作都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广西这批干部到广东挂职的县市,有原先就较发达富庶的新会、江门等地,但更多的是过去基础很差,条件与广西类似的粤西山区贫困县。与桂东南相邻的广东廉江、遂溪、高州等县,过去很穷,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曾落后于桂东南,那里的农民每逢青黄不接,常到桂东南买粮度荒。如今,广西前去挂职学习的干部亲眼看到,粤西这一带面貌大变了,去年农民人均收入普遍比1978年增长6至7倍。遍布乡村的排排楼式新民房,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改革新时期的“农家乐”。
给广西挂职学习干部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地处粤西大石山区的云浮县。改革前,云浮是广东著名的贫困县,那时当地群众这样形容自己的餐桌:“朝照镜、晚梳妆,中午水汪汪”,意谓一日三顿都只能喝稀粥。没想到,改革春风到云浮,不过几度春秋,云浮与贫困告别了,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546元,为8年前的7倍!发人深思的是,为云浮脱贫致富立下汗马功劳的,正是过去被人怨骂轻贱的“满山石头”!伴随改革应运而生的全县1000多家石料建材企业,瞄准国内外建材市场,把满山石头开采加工成大理石等多种层次的建材原料,运销省外和海外。这样,石头山变成金银山,劣势变成优势,云浮令人刮目了!百色地区田阳县一位副县长来到云浮挂职,目睹云浮巨变,他心里老在琢磨着:满山石头的云浮能翻身,同样是满山石头的桂西北山区也理应能翻身!
翻身之路就是改革之路——这是广西赴粤挂职学习的干部的一致看法。他们从东粤的成功中受到启迪:求实就有优势,改革就能振兴。
从这些干部的认识、感受和收获中,广西区党委区政府认为,选派干部外出挂职,不仅有利于考察取经以推动改革,有利于加强横向联系和交流,而且有利于干部的成长。为此,广西决定,要进一步以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分期选派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干部到外省市挂职学习,尤其注重到一邻之隔的广东挂职学习,把兄弟省市的有益经验大胆拿来为我所用。目的:训练干部、借鉴先进,推进改革,振兴广西。
此间有关人士认为,广西这一决定,颇具胆略和眼光。
(郑盛丰 何有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