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加强监督约束 完善经营机制 广州铁路局搞好内部配套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0
第2版(经济)
专栏:

加强监督约束 完善经营机制
广州铁路局搞好内部配套改革
本报讯 广州铁路局在实行全面经济承包后,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监督约束,完善经营机制,避免短期行为,保证了改革的健康发展。今年1至9月,完成的客货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3%,创利税2.7亿元,超过承包目标3700万元。
广州铁路局是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第一个实行全面经济承包的大型企业。承包后,由于经济关系的变动,加上各项改革不可能同步到位,在部分单位出现了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企业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倾向。有的甚至违反运输纪律、财经纪律和物价政策,损害国家和旅客、货主的利益。针对这些问题,广州铁路局下功夫搞好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在放权搞活的同时,加强对企业行为的宏观控制和监督约束,制定了折旧基金提用管理、工资含量包干、项目投资包干等12项宏观控制办法。同时,还开展了以自查为主的企业行为大检查。路局先后派出200多名干部到基层检查,对于那些严重违反纪律,损害国家和旅客货主利益的单位和个人,作出了严肃处理。今年第二季度,佛山车站搞无计划装车、假报装车去向,问题查出后,路局坚决按照颁布的规定处理,这个站的站长被撤职,违纪装车所得的50万元收入全部没收。
这个局针对上半年运输效率低、发送欠帐严重等情况,还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责任制,在层层分解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上保下包制度;通过“联责、联劳、联考、联利”来调动职工积极性,使过去以行政命令为纽带的联合劳动,转变为有着共同经济利益的联合劳动,发挥了“联动机”的作用。二是完善考核的指标体系。把货物发送、空车排放、货车周转时间、列车正点率等效率、质量指标,同换算周转量、进款收入等效益指标一道纳入承包方案,避免了重效益、轻效率、轻质量的倾向。三是强化考核制度。改变考核扣款只挂企业不挂个人,只挂留利不挂工资的状况。
(谭湘赣 张书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