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知识分子的心灵透视——看电视剧《一路风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知识分子的心灵透视
——看电视剧《一路风尘》
辛述威
上海电视台、上影电视部联合录制的电视剧《一路风尘》虽然只有三集,故事的包容量却很丰富,信息量也大。既有横向的多侧面展示——随着研究生俞晓易的足迹以及他与周围人的众多关系,作品将我们引向他留学的美国,带入他回国后所在的大学校园,来到他的演员妻子工作的剧团,还有他的朋友经营的开发公司……在改革浪潮奔涌的时代气氛中,交织成一幅色彩缤纷的社会画卷。与此同时,作品又有纵向的深入发展——一方面描写俞晓易在工作安排上“一路风尘”的曲折经历;另一方面又触及精神领域,揭示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在新旧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不同的心理状态,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象俞晓易这样的已取得硕士学位的年轻有为的知识分子,他所在的经济系也急需有用之才,却又为什么在留校任职时陷于困境呢?究其原因,有人怀疑他延期回国的“动机”,有个别同行在暗中排挤,他自己也有动摇软弱、缺少继续奋争的勇气等等性格上的弱点。对于这些阻力,剧中都适当地加以触及;但更重要的,是以比较集中的“篇幅”,描写了经济系副主任杨行密这样的关键人物所起的作用,终致造成人才外流的后果。
剧中没有直接描述杨行密走过的生活道路,却在人物对话中使观众了解到他的现状。一是环境的变化——从青海调入内地不久,刚刚在大学立足;二是岗位的升迁——荣任副系主任,进入领导层;三是事业的成就——学术著作即将交付出版。创作者将这位46岁的中年知识分子置身于一个踌躇满志的现实环境里,既是在为他创造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番的良机,又是在把他推向面临新的考验的关口。时代造就了他,同时也对他提出新的期望。编导对于自己的人物,并非一味歌颂,而是以一种异乎寻常的严格审视着他。果然,一旦领教了俞晓易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他的狭隘与偏见就充分暴露出来了——他唯恐年轻人超越自己,更以为对手拿来英文原稿求其“指教”,是故意“刁难”。他总希望在事业的跑道上,接力棒在自己手里握得更长一些。就这样,在决定俞晓易工作分配的关键时刻,他一反常态了。作者以递交论文作为触发他内心矛盾的引线,又几次通过画外音道出他不可明言的隐衷,而在人物关系上,还特别安排了杨行密的妻子恰恰是俞晓易的中学班主任,有意表明他对学生知根知底的了解程度,又可更深一层揭示他由亲到疏的自身冲突,使我们比较真实地看到了一个在社会变革中陷于苦闷的知识分子领导者的形象。
在理论战线,对于挑战者的回答,杨行密令人遗憾地采取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方式。作品对这个人物的刻画,由表及里,又是有过程有层次的。他曾经历过被埋没、耽误的痛苦,现在却又以利己的动机在埋没、耽误后来者。编导不是简单地对他给以批判,而是带着几分谅解和同情,又以深深的惋惜,描写他的行动历程,透视他的复杂心态。如果说俞晓易的分配问题是“一路风尘”的话,那么杨行密同样也在经历着“一路风尘”的思想演变过程。前者是后者的起因,后者是前者的结果。正是通过这两者的交叉,通过他们彼此间关系的纠葛,使我们感受到创作者对于妒贤嫉能、毁荣辱誉这些时弊的切肤之痛,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热切呼唤,体味到在改革的时代,思想观念的变革、更新,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在反映改革的同类作品中,《一路风尘》以教育领域作为题材内容的开拓点,提出了在人才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发掘了新形势下知识分子的特殊精神面貌——这些,正是作品的独到之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