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两难的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0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两难的抉择
本报记者 张允文
10月16日一艘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遭到导弹袭击。就在前一天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美国船只也被导弹击中。此间一些人士认为,接连发生的这两起事件是预示美国卷入海湾军事冲突升级的危险信号。
16日,里根总统就上述事态同白宫、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高级助手进行了紧急磋商。据透露,助手们已向里根总统提交了一份美国可作出何种反应的方案,其中包括对伊朗进行军事报复的各种选择。另据报道,18日下午,里根总统对记者说,他已决定就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遭导弹袭击事件,对伊朗作出反应。当天晚上,里根总统又在白宫召集国会领导人讨论美国对伊朗采取何种行动进行报复。
美国海军自从今年7月22日开始为11艘科威特油轮护航以来,已多次同伊朗发生武装冲突。8月8日美国战斗机向伊朗战斗机发射导弹未命中;9月21日美国直升机袭击一艘据说是正在国际水域布雷的伊朗船只;10月8日又发生了美国武装直升机袭击伊朗快艇的事件。分析家们认为,尽管护航开始前,白宫、五角大楼官员一再缩小美国卷入武装冲突的可能性,然而事态发展却与政府官员的估计相反。
美国一再声称它为科威特油轮护航的目的是维护海湾的安全,确保石油运输线的畅通,抵销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但一些海运公司认为,美国海军护航3个月以来,给海湾带来的却是形势更加恶化,“油轮战”不断加剧。据统计,护航前袭击油轮事件平均一个月发生7起,护航后的9月份发生了31起。美国目前在这一地区集结了自越南战争以来最大的军事力量,究竟实现了它上述目标中的哪一项?美国的海湾政策究竟向什么方面发展?这是美国舆论一再提出的问题。
今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要求两伊停火的598号决议,海湾曾出现了45天事实上的休战。8月29日“油轮战”又起,9月上旬安理会授权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前往中东调停。当联合国的斡旋和其他外交努力正进入微妙阶段时,发生了9月21日美国直升机袭击伊朗船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昨天的事件又恰发生在联合国秘书长准备再作第二次调停努力之际,这就使外交斡旋活动更加复杂化。
美国作出护航决定之初,国内就有人预言,美国海军在海湾将陷入当年海军陆战队在贝鲁特那种进退两难的处境。有的分析家认为,美国已面临“另一个越南”的前景。国会一再用“战争权力法”对白宫施加压力,要争夺在海湾问题上的决策权,看来也是出于上述担心。
如今,全世界注视着白宫将对最近的事件作何反应。美国政府官员一方面指出,针对15日、16日两天发生的“严重事件”,不排除美国采取军事报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表示事件并未发生在国际水域,只是对科威特的敌对行动。正在中东访问的舒尔茨国务卿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16日的事件既攻击了科威特,也涉及美国的船只,是“不可接受的”,并暗示美国将对此作出军事反应。
舆论认为,美国正面临一种两难的抉择:如果采取军事行动,将完全丧失在两伊战争中表面上的中立地位,冒同伊朗全面交战的风险;如果不采取军事行动,则将违背自己公开的承诺,在阿拉伯国家面前失去信誉。
国防部长温伯格在早些时候曾说,美国海军将在海湾地区度过“漫长的寒冬”。在这“漫长的寒冬”中,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是谁也难以控制和预料的。
(本报华盛顿10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