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密密丛林中的楠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0
第8版(副刊)
专栏:

密密丛林中的楠木
山曼
峨眉山很大,秋天也是热的,敞怀而行,仍是热汗淋漓。困乏由是袭来,脚步一沉,左顾右盼赏风光的精神早失了大半,同伴儿一个个都成了正正经经的赶路人。
忽然数株高树迎面,精神为之一振,打问,道是楠树,更为之动心。生长在北方,先前见过些不着油漆即紫红光亮的楠木家具,那总是放在富家或官家的厅堂里的物件,件件都有怕人的高价。那时想,这楠木不知生长在怎样的远离人间的奇山怪地,又不知长成怎样的奇形与怪状,以显其高贵与出群。不意今天见了,竟是凡物一样。它生气勃勃,爽直舒张,无拘无束,并无一些名树的傲人的架子。停下,上上下下地看了。走近去,抱它,抱不拢;转过去再从别一面抱抱,象好朋友一样不忍离去。
恋恋作别,继续前行。哈,更是喜出望外——楠树越来越密,又高又大,罩了路,蔽了天。
“噢——吓——”
喊起来,为了这么多,这么大的楠树!张开怀抱,揽起楠树林中凉丝丝的清风,象扑进家乡的大海一样畅快。
正自疯狂着,有人说:“白龙寺到了。”怎地又出来一个白龙寺呢?上前去看,却原来这白龙寺与这大楠树林还有绝大的干系。
路侧一方木牌牌上报道:这白龙寺创建在明朝嘉靖年间。寺成,寺中的住持和尚别传禅师,嫌周围的山荒得难看,就率众诵《法华经》,每诵一字,植树一株,经有69977字,树就栽了69977株。
不久,山绿了,寺在万绿丛中。
读着、想着、走着,肃然起敬,煞了狂气,口中念念:
“69977个字……69977株树……”
同伴问我何以入迷,回答说:“没入佛门,不知佛家都有怎样规矩;不懂《法华经》,不知这经典有如何的妙意。但若象别传和尚这般的诵经,何妨跟了他再一字一字地诵下去!”说着,已到了清音阁。
到了清音阁,才又想起,为什么不走进白龙寺内去看看呢?甚至连庙门什么样儿也记不清,很有些失悔。努力追忆,也只记得那庙似乎不象一座庙,大大的青瓦屋顶,和四川一般民居没有什么两样,只稍稍大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