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重“治”也要重“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1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重“治”也要重“防”
我国的水土保持现状究竟怎样?这篇报道说明:“忧”多于“喜”。尽管近几年有关方面抓紧了治理工作,但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仍然呈现扩张趋势。这实在令人担忧。
水土保持工作有个突出特点,就是破坏容易治理难。砍伐一片森林,开垦几面山坡,都是顷刻间的事情,而要恢复原貌、止住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就非朝夕之功了,所耗的人力、物力,可能要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当初的“所得”。
因此,在抓紧治理旧有水土流失面积的同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坚决防止出现新的水土流失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防”比“治”更重要。当前,国家拿不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更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但是,防止或尽可能减少新的水土流失,则是完全能够办到的。
为什么能办到的事一些地方却办不到呢?关键在于那里的领导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还没排上号。一些地方、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只考虑产值增加,速度加快,根本不想或很少想到水土保持问题,甚至在有关专家提出警告时,还不以为然,只求急功近利,甚至出现“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情况。因此,抓这项工作必须从抓端正领导的认识入手,使他们在追求经济指标的同时,不要忘记还有生态效益的问题。
同时,有关方面应抓紧制订具体、严密的法规,从法律上支持和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进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