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清清河水流进谭山乡 近万乡民实现用水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1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为群众生活排忧解难

清清河水流进谭山乡 近万乡民实现用水梦
编者按:今天选登的一批来信,是本报公开批评或将原信转有关单位查处后的部分反馈,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舆论阵地,广大读者投书报纸,是他们的权利。每日,本报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内容有歌颂表扬、批评揭发、建议要求、寻求服务以及申诉控告等。对于这些来信,我们有的公开刊登,有的转请有关部门处理。其中对于批评性的来信,多数被批评者及其主管部门,能虚心接受,有错认错,主动改正,吸取经验教训,并及时答复读者或本报。但有少数被批评者,明明批评属实,却无动于衷,或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个别被批评者隐瞒真情,写了歪曲事实的所谓答复。更甚者,他们对反映问题的人施加压力,打击报复。后几种态度,显然都是错误的,是违背党章和宪法的。
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一的报纸,我们将继续发挥舆论监督的职能,及时反映来自群众的各种意见。有过则改,善莫大焉。我们希望被批评者,都能正确对待批评,并及时向读者和报社作出实事求是的答复。
国庆期间,我县谭山乡(原谭山区)第一、二期引水工程胜利完工。全乡有8个村、近万名群众的用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谭山乡一直严重缺水,人们全靠雨水过日子,遇到天旱,人们要往返七八公里才能挑回一担水,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为水而奔忙。因为缺水,这里得天独厚的养猪、养牛优势不能充分利用,穷困面貌得不到改变;因为缺水,人们往往为争水、抢水而引起争端,甚至有的被殴,死于非命。缺水,成了这里人们的最大包袱,男女老少真是做梦也在盼水啊!
去年6月14日,你报第五版刊登《谭山区水荒已达六个月》的读者来信后,我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里有关领导人立即会同水电部门拟定了解决谭山区水荒的方案,成立了引水工程指挥部。县、水电部门先后投资72万多元,群众集资10万元。
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施工,前两期工程已经完工。今年9月30日,清清的河水流经8个村,群众的盼水梦初步实现了。
湖北郧县广播站 王国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