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感怀叶帅同胞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1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感怀叶帅同胞情
马万祺
日月如梭。转眼间,到10月22日,敬爱的叶剑英元帅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追忆与叶帅相处的那些日子,想到他对我的亲切关怀和教诲,不禁潸然泪下。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叶帅担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和广州市长。第二年春天,他奉中央军委之命,筹划解放海南岛之役,迫切需要解决一些大陆短缺的支前物资,当时从香港运往广东的物资,限制颇多。叶帅指示,侧重从澳门进口。柯麟医生及其弟弟柯平,找我商议,我们便很快组织南光公司,积极筹办,从澳门运入大批药品、医疗器材和汽油等物资,支援海南前线,发挥了点滴作用。
1950年5月,祖国首次邀请港澳工商界乐北观光团回国观光。全团包括工商、文化、医护等各界人士70余人,由黄长水任团长,我任副团长,访问了广州、武汉、北京、天津、沈阳、旅大、长春、哈尔滨、南京、上海等十多个城市,周总理、朱德副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和李先念、李富春等各地的负责同志亲切接待了我们。在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叶帅。叶帅过去虽然没有见过我,当我的老朋友方方同志和统战部铙彰风同志把我介绍给他时,他立即想起“南光公司”的事,握着我的手,微笑着说:“记得,记得,你们为祖国解放做了一件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又亲切地问寒问暖。使我感到象回到家里见到亲人一样,又兴奋,又温暖。叶帅身膺重寄,却平易近人,对海外侨胞和民主人士礼遇有加,诚恳相待。同我们敞开心扉,议论国是,勉励我们既要爱国,又要在当地立足,要团结大多数人,支援祖国建设。语重心长,令人铭记在心。
从此以后,在1952、1953年间,我多次应邀到广州参加政治活动,出席会议。有好几次听叶帅给我们作报告。他的报告,或讲形势,或讲建设,或谈乡情,又实在又亲切,娓娓动听,最受代表们的欢迎。那时他的工作极忙,在会议休息时间,也找机会和我们港澳来的代表交谈。每次会见,都使大家开阔眼界,受益良深。凡是港澳人士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只要合理而又能办到的,他都亲自料理;即使办不到的,也向我们解释清楚。记得在土改时,中山县有位归侨,被划为地主。这位归侨人很老实,有爱国爱乡思想,当地对他的处置偏严,不大符合政策。我将这位归侨的情况如实向叶帅和方方同志反映,请求按政策从宽处理。叶帅当即答应调查,不久便落实了政策。这位归侨及其在海外的亲属十分感激人民政府,他在以后30多年中,以毕生的精力,利用其在海外关系,为家乡侨务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亦足见叶帅爱国爱民的一片赤诚了。
1954年以后,叶帅调回北京,我见面的机会少了。但他仍然没有忘记我,经常给予亲切关怀。“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之流,开始对叶帅进行迫害。我在港澳隐隐约约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十分不安。那时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在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工作,另一个在广州暨南大学就读。林彪的党羽得知我与叶帅的关系,便指使造反派和红卫兵,拘禁我的孩子,企图迫供“黑材料”,寻找攻击叶帅的口实。孩子们断然拒绝了。叶帅知道后,非常气愤。他虽然身处逆境,但仍设法搭救保护他们兄弟俩。以后几年,林彪、江青党羽对叶帅有进一步迫害之势,叶帅的处境也更加困难了。不久,钢铁公司生产受到破坏,暨南大学也停了课。我的孩子便到叶帅那里反映他们了解到的工厂瘫痪情况和暨大学生受迫害的情况。叶帅为了保护他们,便把他们留在身边,教他们读书学诗,还和他们一起打乒乓球,游泳。孩子们说,叶伯伯把他们当作子侄一样看待,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全家,每念及此,都无比感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完全适合我们的国情,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同胞的热烈拥护。祖国的建设成就辉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声誉日隆。1985年和1987年间,先后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回归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为台湾的回归、早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叶帅在天之灵,亦将感欣慰,因为这是他老人家多年的夙愿。叶帅对祖国对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随着岁月迁移,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各族人民、海外侨胞的心中。
1987年9月于澳门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