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一本谈戏佳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1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一本谈戏佳作
翁偶虹
京剧耐看,谈京剧之书也耐看。
历来著名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在标准的水平上,有时兴之所至,精采之度,高于往常。能够写文字的人,以当时的直感或日后的回忆,笔之于书,无异在京剧艺术与观众欣赏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起到媒介作用。明人张岱曾说:“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所谓“法锦包裹”,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恨无留声、摄影以及荧屏的发明,无可奈何地聊寄慨惜之语。但是文字的记载,一鳞半爪,仍可传诸后世。这样的文字记载,嬗变而为谈戏之书。随着时代的发展,谈戏谈伶,互为表里。癖好京剧者,读之如见故人;未谙京剧者,读之亦如嚼蔗,渐入佳境。所以谈戏之书,从清代末叶起,已成为具有诱惑性和沟通性的普及读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演员已不保守,常把独得之秘,述诸友好;谈戏之书,畅所欲言。不只爱好京剧者,闻风罗致;后起的演员,也醉心于书中的记载,手不释卷,充实自己的艺术修养。
优秀的、准确的、翔实的、生动的谈戏之书,作者必须具备“前台”、“后台”、“台下”、“台上”四个方面的知识,才能写得准确,谈得生动,既分脔于同好,复贻泽于后学。最近我有幸看到槛外人著作的《京剧见闻录》,这本书的许多高见与拙见不谋而合。
槛外人无疑是个笔名,看到书首的简介,才知道他是我的朋友吴性栽先生。先生字鑫斋,号天厂,槛外人可能是他写书时自谦的笔名。其实他是个真正的槛内人。我说他是内行,是指他精通京剧艺术,亲身主持过京剧事业而看过许多好戏,交往过许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14岁中学读书的时候,就敢忤校规而私自出校,看杨小楼的《连环套》。杨小楼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他,终其一生,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
他不但在前台看戏,还在后台结交了许多京剧界的朋友;他不但在台下欣赏演员的艺术,还为台上的演员擘画各自的艺术蓝图。他曾在上海主持过卡尔登戏院、天蟾舞台、中国戏院的业务。在北京毅然出资襄助毁于火灾的华乐戏院的重建,义不容辞地一度主持了华乐戏院的业务。在连续主持京剧业务的过程中,自然与京剧演员来往频繁。所以他与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谭小培、盖叫天等都是极要好的朋友,并提掖李少春、杨宝森、李玉茹、赵燕侠等挺茁之秀。他与我也有过一段愉快的合作之期。性栽以数十年看戏的经历,畅谈菊坛佳话,如数家珍。我当时就发现他所谈的掌故轶闻,都是从客观上说出他自己对于戏、对于演戏的人的独到见解,既不谀长,亦不讳短。默想他这些见解,若能笔之成书,肯定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谈戏之书。默想等于幻想,而幻想却在数十年后,成为事实。1961年,他居然以退休之暇,写出这本《京剧见闻录》,文如其人,旧雨重觌于楮上。
《京剧见闻录》纯以客观的态度,夹叙夹议,皈依史实,蕴寓理论,不以资历而欺世,不以渊博而骇俗,生动机趣,语中有物。他谈谭鑫培,就直截了当地说他并没有看过谭的演出,但从“三寸学”中,剖析了谭的全面艺术,总结为“为戏而戏”。他谈杨小楼,纯以目击的回忆,悟出杨小楼的“戏入化境”。他向往梅兰芳,痛悼梅兰芳,从艺到人,持论公而且深。他谈“不难相与的盖叫天”,纯从实际的合作中,摸透了盖叫天的秉性、气质、度量、艺术,才能写出盖叫天自己也不能写出的自我写照。他谈“聪明而浑身是戏的周信芳”,把周信芳一生中几个时期的利钝与奋斗,言简意赅地描述尽致。“戏剧革命世家的夏氏兄弟”,“出色当行的后台经理谢月奎,等文,无不以翔实的记载,言人之所未言,道人之所未道。拜读之下,我认为这是近年来很难得的一本佳作。我亦个中人,亦有谈戏作,亦为性栽友,亦为读书客,出于真挚的心情,不避颂友说项之嫌,谨作负责曹丘之语如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