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透过古老的民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2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透过古老的民谚
本报记者 费伟伟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
大顶子山啊好风光,
勤劳勇敢的赫哲族,
生活在三江平原上。
赫蕾拉赫尼拉……”
这悦耳悠扬的赫哲族民歌,不知撩拨过多少人的情思,不知激发过多少人的向往。我最早便是从民歌中知道赫哲族的。而激起我对赫哲——这个我国人口最少、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的少数民族向往之情的,则是先前曾经读过的那些高度概括反映赫哲族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的民间谚语:“吃鱼干,穿鱼皮,鱼油照亮作灯烛”,“乌未日沉(桦皮船)三江走,狗拉爬犁满山游”……
然而,当我们驱车穿过三江平原,真正深入到黑龙江、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渔村时,才深深感到,那些曾经在赫乡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早已变得那么遥远,那么陌生。
位于黑龙江南岸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我们在赫乡采访的第一站。下了车,安置完住处,我们散步来到江边。时值傍晚,落霞满天,江水如染。只见村旁的江汊里,三个衣着入时、活泼美丽的小姑娘划着一条小船,在铺满晚霞的水面上戏耍。然而更激起我们兴味的,却是三位小姑娘的身份。瞧那衣着,俨然是来街津口旅游的学生。然而细看那长长的双桨,操在她们手里,宛如一双伸长的手臂,动作那么娴熟自如,分明是渔村的赫哲族姑娘。果然,不一会,姑娘们的家里人来江边招呼她们回家了。
“吃不尽的伊玛哈(鱼干),穿不尽的鱼皮衣”,“桦皮小帽轻又巧,鱼皮温塌(鞋)暖又快”……我不禁想起了那些赫哲民谚。这些打扮得漂漂亮亮,即使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也丝毫不寒碜的小姑娘,还知道自己民族的那段历史么?就在四五十年以前,鱼皮、兽皮还是赫哲人制作衣服的主要原料,从外套,到鞋帽,比比皆是,赫哲人因而世世代代被称为“鱼皮鞑子”。而今日赫乡,不仅年轻人穿着打扮赶上了生活新潮,老人们也早就告别了鱼皮衣装。我们在街津口乡采访时听到这样一件耐人寻味的事:不久前,有家研究所花上千元人民币请渔村手巧心慧的几位大娘做鱼皮衣。衣服虽然做成了,老人们看了却直摇头。几十年不做鱼皮衣,就是全村做鱼皮衣最有名的“巧匠”手也生了。
“穿不尽的鱼皮衣”,终于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吃不尽的伊玛哈”,如今也永远打上了句圈。我们在赫哲族群众家里采访、作客时亲眼看到,赫哲人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商品粮,和周围各族群众一样,鱼,也成了赫哲人家桌上的菜肴,不同的仅是食法而已,“刹生鱼”、“炒鱼毛”等吃法一直流传下来,这些菜如今成为赫哲人待客必备的佳肴。
在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记者走访了年近七旬的赫哲族老艺人尤连仲,老人正在制作桦皮船等全套90多件民间工艺品。我们问老人,真正用于从事渔业生产的“乌未日沉”——桦皮船现在是否还有?老人笑了,轻轻摆了摆手。陪同我们采访的副乡长何艳春告诉我们,四排乡45户赫哲族,现在就有渔船43条,而且这些船近几年全都装上了机器。何艳春还告诉记者,从前冬季的主要运输工具狗拉爬犁也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现在出门都坐汽车。剩下几架狗拉爬犁成了孩子们冬天玩耍的爱物。桦皮船消失了,机动船的喧响,打破了赫哲渔村的宁静。在赫乡,我们不仅看到了生产工具的更新,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一种崭新的生产观念也随之走进了古老的渔村。“鱼儿离不开水,赫哲人离不开船”,这句古老的谚语,曾被赫哲族人认为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而今也有了新的衡量标准,这就是商品价值规律。近几年,黑龙江、乌苏里江的渔业资源逐年减少,面对这种情况,一些赫哲族渔民开始弃船务农经商,或者农渔副兼顾。
“江里有金又有银,就看你手勤不勤”。今天的赫哲人目光已不再仅仅盯着江面。何副乡长告诉记者,四排去年就引进了67对乌苏里貉,今年又引进了100对。“明年大家伙可就要发财了”,这位年轻的赫哲族干部高兴地说,“记者同志,过几年你再来我们这儿,面貌肯定又大不一样啦”。
“……昔日苦哇,赫尼那,
今日甜呀,赫尼那,
渔船儿满载幸福歌,
唱不尽赫哲人儿新生活……”。
这动听的歌声,仿佛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