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中国体操的差距在哪里?——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赛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中国体操的差距在哪里?
——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赛观感
本报记者 刘小明
10月22日晚10时(北京时间23日凌晨5时),第2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第一枚金牌——男子团体冠军产生。看了这两天的比赛情况,人们有一个明显的感觉:4年来一直同苏联队进行“强硬的男子汉对话”的中国队,实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如不赶紧找出原因并采取有力措施,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苏联队的优势在哪里?中国队的不足又在何处?
法宝是稳定性和成功率
看苏联选手比赛,总感到令人放心,不会失误。无论是完成惊险的单杠动作,还是驾驭难以驯服的鞍马,都是如此。在规定动作比赛中,苏联队36项次动作中,只有吉洪基赫鞍马失误一次,其余35项次都是高水平完成。
进入前6名的其它队,包括中国队在内,大小失误就较多。中国队在双杠上李宁大失误,另外4人动作中均有一些明显的毛病,只有许志强基本没有失误。原来这项水平不错的楼云、王崇升也只得了9.4分和9.3分。仅双杠一项,就输给苏联队1.2分之多。
在自选动作中,中国队有些项目比苏联队难度大,但成套动作质量和成功率不如苏联队高,难度优势在得分上并不能体现出来。要做到又难又稳是不容易的,比赛中成功率高是平时训练水平高积累下来的结果。
苏联队新人成长快
科罗廖夫和李宁都是“四朝元老”,参加过四届世界锦标赛,不同的是李宁在中国队依然起着顶梁柱的作用,而科罗廖夫已退到第三主力。苏联队中有更年轻的柳金和比洛泽尔采夫顶上来。特别是第一次参加大型世界比赛的柳金,表现出很高水平,超过了科罗廖夫。中国队正缺少这样的新人。近几年一直没有涌现出能超过李宁和童非的选手。童非退役,李宁已过高峰期,新人顶不上来,中国队实力怎能不下降呢?
实际上,新人也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当年的李宁和童非,如今的柳金,都是先在国内比赛成名,继而在小一些的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渐渐积累起名气。现在中国队的新人李春阳、王崇升等,不要说在国际上,就是在国内知名度也不高。今后在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实力的同时,应放手让他们到国际比赛中多闯一闯。
非有坚实的基础不可
前两天,一位中国体操界老前辈和苏联同行聊天后,感慨地对记者说:“苏联体操的世界冠军退下来后,大多留在基层教小孩学体操,我们的世界冠军退下来后,现在总想去国外当教练,真正下基层的太少了。”本来我国体操的基础就不如苏联,据统计,苏联和中国参加体操训练的青少年人数为72∶1。苏联体操的金字塔比我国大多了。再加上我国的高水平教练很少下基层,体操好苗子怎么可能多呢?
体操和技巧、艺术体操、跳水可以算是同一个“运动家族”,体操是这个家族中的老大。参加青少年体操训练的人多,所有这几个项目的基础都会雄厚起来。因此,抓好青少年的业余体操训练,不光对解决我国体操后备力量缺乏有重要意义,对保持我国体育灵巧性项目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也是很重要的。
(本报鹿特丹10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