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小品出佳作——谈三个军事题材电视小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4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小品出佳作
——谈三个军事题材电视小品
钟艺兵
从全国范围看,这几年电视剧小品成绩平平。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许多电视台都把主要的人力、财力和打翻身仗的雄心壮志压在大部头的连续剧创作上。从认识上看,似乎普遍有一种错觉,认为小品是没有多大意思的。然而,这次全军军事题材电视剧汇映出现的一批小品,却出人意料地光彩夺目,惹人注意。尤其是三个获奖小品,基本上都做到了生活厚、构思巧、立意新,讴歌了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
兰州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录制的《特殊待遇》以极其简捷的镜头,刻画了我军一个小战士小洪在南疆前线战斗环境里要求入党的迫切心情。小洪在硝烟弥漫的掩蔽洞里,发现党员战士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己深感内疚,为此他未经批准就单独出击。当他摧毁敌军的火力点,负伤归来时,班长批评他“无组织无纪律”,他轻轻地辩解:“我想提前享受一下党员的——特殊待遇。”有个战士忍不住地透露说他已经被批准入党了。班长说:“那不行,非给你个党内处分不可!”立刻,小洪稚气的脸上泛出了笑容,
“留党察看也行呀!”多么可爱的战士,多么真挚、可贵的情感!它不仅使我感到战争净化了人的心灵,把人变得崇高,而且使观众极其自然地以这个战场上的小插曲来对比我们当前的某些社会现象。为什么在生死考验的战场上,一个未入党的小战士想的却是要象党员一样为祖国做出奉献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一下,在和平的环境下,每个党员的言行对于端正党风、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应产生的决定性的影响吗?
兰州军区的另一个小品《失落》是毫无炮声硝烟可寻的。然而它以一件军营生活中的憾事,撞击着我们的心扉。战士小张服役期满,面临复员。他热爱部队,希望转为志愿兵。正在这关节上,小张开车给连长家送煤。他走后,连长工资丢失。妻子认为是小张偷走了,终于导致小张的复员。连长在小张留下的信里,里面装着他的复员费,是送给连长解决一时的困难……此时,连长妻子在煤堆里发现了丢失的工资。夫妻俩怀着愧疚的心情赶到车站,怔怔地望着远去的列车……这里,连长的失落感是真实而又动人的。这一形象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一个连长对一个战士思想品质的错误判断,它更使我联想到:那个漫长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面前是一个经济建设蓬勃展开的新时期,然而历史的遗痕并未完全消失,我们需要建设起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彼此之间应该多一些信任,多一些理解,对人的处理应采取更谨慎的态度。这个故事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赞颂了战士小张从部队和祖国建设大局着眼的奉献精神,连长对此估计不足,是有其历史的和社会的因素的。
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室录制的《淡淡的笑》,更是一个小而又小的小品。全片只有30来个镜头,记录了一个少女对于一个年轻水兵的爱恋与纪念的内心独白。他们曾经是同学,毕业后小伙子进了海军学校。此后他们只偶尔地见过一面,是在他回来休假的时候,而且是一两句极平常的互致问候的话。他走时回过头来冲她挥挥手,淡淡的一笑。从此,这淡淡的笑留在了她的心中,萦绕在她的脑际。正当姑娘期待着第二次相见向他表白自己的爱恋时,意外的是报上登载了海军某部在一次抢救海上遇难民船时一位年轻的水兵英勇献身的消息,看那烈士的照片,正是他。泪水充满了她的眼眶。她不敢相信,那淡淡的一笑竟成了最后的永别。这是一首带着淡淡的悲剧意蕴的抒情诗,使我们对这位不知名的献身者肃然起敬。千百万观众的内心世界会在欣赏这个小品时得到一次崇高的升华。
小品并非不能出佳作。这是实践给予我们的提醒。如果不忽视十亿人多方面、多层次的审美要求,我们的屏幕是应该提供给观众更多、更精粹的电视剧小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