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战地的诗情与哲理——合唱组曲《战地之光》赏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4
第8版(副刊)
专栏:舞榭歌台

战地的诗情与哲理
——合唱组曲《战地之光》赏析
梁茂春
在第五届全军文艺会演上,我们听到了战友文工团创作并演唱的合唱组曲《战地之光》(生茂、云飞、竹林作曲,晓岭、刘薇写词)。
这部合唱组曲以歌声与舞蹈、灯光相配合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前线战士的思想和生活。作者们着力从战地生活中寻找诗意与哲理,使作品有着可贵的深沉的哲理思考。全曲注重表达战士真挚的感情,歌颂了青年战士崇高的献身精神。作品没有空洞的口号和直露的说教,深刻地把握住了战士们感情的流动和心灵的起伏。
合唱组曲的第一段《阳光:岁月》生动地表现了战士对阳光的渴望。他们长年累月地生活在雾水浸泡一切的猫耳洞里,渴望明媚艳丽的阳光,他们热切希望能“放开被迷雾锁住的喉咙,放开被迷雾锁住的臂膀,在阳光下欢舞歌唱。”
第二段《火光:劲舞》是一首战地迪斯科舞曲。青年战士们披着硝烟,踏着血火,跳起了豪放的迪斯科,体现了一股不可遏止的青春活力。
女声合唱曲《烛火:生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曲的旋律具有民歌般朴素、亲切的特点。小战士在前线战火下度过他的生日,战友们为他点起一支支红烛,并和他一起回忆过去,幻想未来。甜美的歌声唱道:“相信总会有明天,硝烟不再弥漫,世界上所有的红烛,都结成生日的花环。”战士们的思想升华到动人的艺术境界。
第五曲《月光:对话》的构思非常别致。这是一个战斗的间隙,在明朗的月光之下,战士思想中的昨天和明天在进行哲理性的对话,通过深沉的曲调和诗句,表达了战士的苦乐观和人生观。
合唱组曲《战地之光》在音乐上的显著特点,是吸收了较多的通俗歌曲的语言、旋律和节奏,在《阳光:岁月》、《火光:劲舞》、《月光:对话》等段落中表现特别明显。战士歌曲与通俗歌曲相交融,既会对战士歌曲的创作有所促进,也会给通俗歌曲的发展带来生机。从《战地之光》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来说,我认为它在通俗歌曲与战士歌曲的交汇方面取得了成功,既体现了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