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十三大举行第二次中外记者招待会 杜润生高尚全就我国经济改革问题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7
第2版(要闻)
专栏:

十三大举行第二次中外记者招待会
杜润生高尚全就我国经济改革问题答记者问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 记者陈维伟报道:中国的农业发展前景是否乐观?价格体制改革将如何进行?近些年在大陆出现的私人企业和雇工现象该怎样看待?……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近两个小时的第二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记者们一连串的提问,杜润生与高尚全一一作了回答。
杜润生现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尚全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今天记者招待会由党的十三大新闻发言人朱穆之主持,主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路透社记者问到中国今年的粮食进出口情况,杜润生透露,今年我国粮食要出口一部分,进口一部分,出口略少于进口。1985年,我国粮食出口大于进口;1986年,进口略多于出口。
杜润生还透露,近几年,我国的农业用地以每年600万亩的速度减少,这是个很不利的情况。我们准备实行征用土地使用费的政策,来控制非农业占用土地的问题。
谈到我国的土地制度政策,杜润生接着说,我们坚持土地的公有制度,不准搞土地私有化,但我们在土地经营中已经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经营者可以获得使用权。我们将实行使用权相互转让,转让有的是无偿,有的可以有偿。土地,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它的流动,对于经济是有好处的。但这是使用权的流动,而不是所有权的转移。
香港《文汇报》的记者问到中国农业发展是否“后劲不足”?杜润生风趣地说,这位先生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即我们能不能解决10亿多人口吃饭的大问题。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抱悲观态度。我们利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近1/4的人口,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这9年来的发展,证明解决农业后劲问题是可能的,却并没有证明我们就没有困难,并不能说明我们一切都是很顺利的。我们的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中国近20亿亩土地,有一部分耕地是高产的,约占1/3左右,再提高它的单位面积产量已经困难了;还有2/3的耕地产量不高,需要增加投入、兴修水利、增施化肥、需要进行耕地的保护。
有记者问,中国是否要成立“政治体制改革委员会”?高尚全回答说,这是中央决定的问题。我想,在机构改革当中会考虑这个问题。
好几位记者问及我国的物价问题。高尚全在谈到这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时说,价格改革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现在群众意见比较多的就是物价上涨的问题。国务院正采取有力措施,来稳定经济,稳定物价。
高尚全说,我们很重视价格的改革,我们前两年价格改革的步子迈得不小。我们采取的方针是“坚持改革,稳步前进,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他还说,价格改革,涉及千家万户,要考虑到国家、社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
高尚全还对记者们透露,工资制度的改革要跟其它改革(如物价改革)结合起来考虑;工资的增长要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结合起来考虑,工资的提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同时也不应因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外记者另一个提问热点,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私人企业和雇工现象。高尚全对记者们说,我们现在出现了雇佣的劳动关系,也出现了非劳动收入的问题。我们现在的雇工,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雇工是有区别的:第一,我国的私人企业是与公有制紧密联系起来的,而且要受到公有制的巨大影响;第二,我国的私人企业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引导管理下进行的;第三,我国的私人企业中工人作为主人翁的地位没有变化。
谈到股份制的问题时,高尚全说,股份制在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怎么搞,我们还缺乏经验,还要进行实验。我们一方面感到股份制是搞商品经济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也要采取慎重的方针。
(附图片)
10月26日,朱穆之主持十三大第二次中外记者招待会,由杜润生、高尚全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本报记者 陈维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