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管好用好国家援建资金 陕北老区基础建设卓有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9
第1版(要闻)
专栏:

管好用好国家援建资金
陕北老区基础建设卓有成绩
本报讯 记者景险峰报道:陕北建设委员会9年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围绕加强陕北老区的基础建设,从解决370多万农民的温饱入手,管好用活国家9年来支援陕北建设发展基金4.5亿元专款,注重实际经济效益,逐步扩大有偿使用比例,不断增强“造血机能”,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新成立的陕北建设委员会对国家支援的建设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改变农业基本条件,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围绕这个重点,集中抓了田、水、林、草、路、电等六个方面的基础建设项目。截至1986年底,延安、榆林两地区利用陕北援建款,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122.76万亩,累计达500余万亩,做到农业人口人均1.3亩。1984年陕北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3.75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6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45%。而今,农民的居住条件和衣着有了明显提高,人均新增住房面积4.4平方米。农民人均口粮连续6年稳定在25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则比1978年增长了3.2倍。到去年年底,陕北两地区所有乡镇和50%以上的行政村都通了汽车,并实现了县县通电。去年,陕北两地区乡镇企业总收入达3.26亿元,比上年增长48.9%,比1980年增长3.8倍。
与开发“硬件”同步,陕北援建资金在智力投资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
为了提高投资效益和增加积累一定的周转资金,陕北建设委员会规定:今后安排使用陕北援建资金择优扶助,按项目分给投资和材料,并逐步扩大有偿使用的比例。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一律实行有偿扶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