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美国工业的“空心化”及其后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9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论

美国工业的“空心化”及其后果
章嘉琳
漫步美国市场,细心的顾客会发现,在很多有着美国商标和美国包装的商品上,有一行小字注明:在日本(或其他亚洲国家及地区)为美国某某公司生产。的确,一些美国制造业公司一直在把生产线转移到国外,然后把在国外生产的产品或部件返销到美国。结果,美国公司在本土的工厂或者关闭,或者削减生产,逐渐变成了外国生产者的销售机构,美国整个制造业呈现萎缩。这就是一些美国人士所谓的美国工业的“空心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美国生产转向国外有扩大的趋势。所转移的行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工业,还包括相当大一部分高技术工业。看来这是由于下面两个因素引起的:首先,美国产品在本国和国外市场上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美国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据美国劳工部统计,1985年美国工厂工人每小时平均工资比西德高33%,比英国和日本都高一倍多,比亚洲发展中地区和国家更高出7—10倍。以往美国还能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来弥补这一弱点,但现在其他西方国家在劳动生产率方面也迅速追赶美国,差距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工业生产日益向海外转移,以利用当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其次,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高技术产品升级换代和生产设备的无形损耗(即原有机器、设备贬值)加快,在生产的某些工序上采用人工操作反而更加灵活和有利可图。因此,大批不需熟练技术的劳动密集工序便可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和地区。此外,一些高技术产品如半导体元器件由于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成本低而附加价值高,很适宜于作远距离的转移。
这样,在美国国内销售的某些产品,越来越多地或者整个产品,或者其中大部分组件是在国外生产的。例如,贴美国商标的彩色电视机,占其价值90%以上的部分是在墨西哥、台湾和新加坡等地加工装配的。美国半导体工业的全部产品中约有一半以上是经过海外加工组装的,其中集成电路达到80%以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生产的个人电脑,每台制造成本为860美元,国外制造的部分为625美元,占成本的73%。另一些有名的大公司如通用电器公司、柯达公司等出售的产品中,有的就全部在亚洲制造。
美国工业外移引起了美国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忧虑的一系列后果:
——在国内外市场上,美国产品正失去优势地位或受排挤。据美国商务部估计,1986年外国货在美国市场所占比例,电视机和收音机为66%,鞋类为63%,机床为45%,小汽车为28%,电脑为25%。在其他高技术产品如半导体、机器人、光纤通讯设备等方面,美国也在失去阵地。特别是半导体芯片,日本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47%。
——制造业萎缩。50年代制造业产值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还占30%多,而1986年仅占19%。制造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也显著下降。
——技术外流。随着生产转移到国外,一些关键技术也落入外国人手中。例如在家用电器方面,日本就是利用美国在日本设厂的技术,最后打垮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原来也是美国发明和制造的,而现在美国工厂使用的机器人中,却有60%来自日本。
很多人担心,美国工业大规模外流的趋势如果继续下去,美国将会逐渐失去其工业基础,美国本身的安全也将受到威胁。
不过也应该看到,上述这种趋势还没有改变美国的整个工业面貌。美国制造业仍然有着较雄厚的基础。在科学技术和某些工业领域,美国仍然居于领先地位。多数美国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识到,单靠发展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都较低的服务业,并不能使一个国家强盛。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服务业也不可能长期保持繁荣。因此关键还是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向国外转移生产线虽然可以降低一些成本,却不可能解决国内生产的效率问题。更多的企业用调整生产结构、采用新技术(如汽车工业)、更新设备(如目前化学工业的设备平均年龄为5年)、冻结职工工资等办法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1980年到1986年第三季度,美国制造业生产率提高24.3%,平均每年增长3.9%。这说明上述措施产生了一些效果。现在有关工业竞争能力问题,已成为美国朝野热门的话题。政府和企业正在制订包括改革和加强教育、对职工进行再培训在内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是否有助于改善美国的国际竞争地位,扭转产业“空心化”的趋势,还有待于观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