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谱写时代之歌——访石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29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谱写时代之歌
——访石祥
张世英 文 苗地 插图
石祥,是一位战士出身的诗人、歌词作家。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为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三十年来,他创作了两千多首歌词,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打靶歌》、《八一军旗高高飘扬》等,还有音乐朗诵诗《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近年来,以他创作的歌词谱曲的《十五的月亮》,在军民中广为流传。
记者:《十五的月亮》真是被唱“圆”了!从部队到地方,从内地到边疆,到处传唱。听说老山前线部队给你送了一面“战士知音”的锦旗,北京军区还给你立了功。作为这首歌的词作者,请谈谈体会好吗?
石:这首歌词由于作曲家铁源、徐锡宜插上了优美、矫健的音乐翅膀,又由于歌唱家蒋大为、董文华、柳培德深情、动听的演唱,再加上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单位的推荐和传播,才使它逐渐流传。不然,再好的鸟也是不能如此腾飞的。
记者:他们把音符变为声音,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也有的歌曲,虽然好听,群众却难以学唱。而《十五的月亮》曲调优美易唱,歌词易记上口,同时,它不仅反映了战士爱国之情,亲人的奉献精神,也反映了广大群众的“祖国昌盛”、“万家团圆”的美好心愿。
石:歌词抒人民之情,言群众之志。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到生活中去寻找“共振点”,到群众的心坎上去寻找“共鸣点”。
一首歌词要引起强烈的反响,必须与时代精神合拍,与现实生活合拍,与群众感情合拍。有这“三合拍”,才能一拍即响,一唱百和。
1984年4月,我到部队基层深入生活,在一次“连队到底喜爱什么歌”的座谈会上,一些基层干部提出:“写一首赞颂军人妻子的歌吧!她们太辛苦了!”于是,我根据多年生活的体验,创作了歌词《十五的月亮》。以后我又根据边防战士的要求创作了姊妹篇《望星空》。去年12月,我再次到老山前线采访,为军人的孩子写一首歌《我的小太阳》,表现将士的希望。
“日、月、星”,这三部曲,都是我在深入生活中,触动了情感创作出来的。它来于斯,归于斯,有共同的基因,这大概是它们流传的一个原因吧!
记者:你写诗又写歌词,能谈谈对这二者的区别和体会吗?
石:歌词与诗是一对孪生兄弟。远在古代,歌即诗,诗即歌,本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诗与歌词逐渐分离。鲁迅把诗分为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
歌词与诗的主要区别是歌词要与音乐相结合,通过谱曲、演唱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它诉诸于听觉,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具有短小、明朗、通俗、易懂、易记、易唱的一些特点;有的歌曲一曲多段歌词,这就需要在歌词的结构、段式、语言、韵律及表现手法等方面下功夫,要符合谱曲、演唱的要求。
歌词看起来好象浅显明了、平淡无奇,实际上,好的歌词浅显中藏深情,明了中寓哲理,平淡中含奥妙,无奇中有神笔。好的歌词,决不亚于一首好诗。
记者:你认为当前歌词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石:近几年歌词创作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有的歌词,脱离时代、脱离现实,因此也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有的歌词,过于依赖曲调,粗制滥造;有的歌词,单纯追求表现自我,甚至迎合某些低级趣味。
歌曲正在百花齐放。现在抒情的独唱歌曲较多,这无疑是需要的,但还应该多创作一些雄壮有力、催人奋进的群众歌曲。我们无疑需要一些活泼、轻快的歌曲,但我们的时代更需要那些披坚执锐、黄钟大吕式的史诗性的大合唱。
我们已有了一支年轻、活跃、富有朝气的歌词创作队伍,但和其他文学艺术队伍比较起来,还显得稚嫩和不足。应该向文学艺术界的同行们学习,在努力提高我们的素质的同时,提高歌词创作的质量。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