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奇妙的“虚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2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奇妙的“虚笔”
楼昔勇
有一幅卓别麟主演的电影的广告画,上面是个幽默头像,笔法居然简洁到只画眼、鼻、嘴等,没有勾勒脸部轮廓。艺术大师丰子恺笔下的不少人物,其面部则往往只有脸庞,却无五官。这些形象照样栩栩如生。文艺创作中的这类“虚笔”,实在使人赞叹。
在现实生活中,有五官残疾的人,却不会有只具五官,没有脸庞;或者只有脸庞,五官全缺的人。艺术家们却偏偏让他们在作品中出现了,而且很传神,甚至使你几乎没有感到它缺少什么。如何来解释这种奇妙的现象呢?心理学中有一条原则,即“感知的选择性”。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多部件的复合体,各个部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但是,当人们感受这些对象时,必然又会有所选择,有所舍弃。即使这个对象十分具体,一目了然,一旦映入人们的眼帘,进入人们的大脑,并形成一定的意象时,却又会具有一定的朦胧性、概括性。比如,当你刚刚告别了一位熟人,马上就来追忆他的形象,你所能记住的往往只是一些给你印象最深的特征。至于其它有关细节,甚至他穿的什么衣服,携着什么东西,有时忘得一干二净,因为这些对象,本来就没有在感受中被选入你的记忆仓库。这种选择性的原则当然也会表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因为文艺作品不是科学挂图,所表现的生活也不是纯客观的生活,而是被艺术家感受了的生活,是心灵化、意象化了的生活。这样,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就不会是面面俱到的,艺术家总是遵循自己的审美感受,有所筛选,有所虚拟,有所变形。艺术作品中的“虚笔”,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它可以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并在引人入胜的欣赏活动中获得审美的乐趣。
艺术中的“虚笔”是否可以任意胡来呢?不能,它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我国古代画论中有一条原则,即“意到笔不到”。所谓“意”,就是艺术形象本身所包含的意蕴;所谓“笔”,就是形象创造的物化手段。“意”与“笔”应该是统一的,“意”必须通过“笔”来显示,“笔”必须为表达“意”服务。有些艺术家,花费大量笔墨来追求对象表面的真实性,其形象仍然极为干瘪、单薄,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在“意”上下功夫。有些艺术家,善于抓典型,抓特征,在创作中所花笔墨甚少,却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达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因此,成功的“虚笔”,从造型角度来说,似乎十分单调、很不完整,但是,在欣赏中,人们不但没有感到它缺少什么,反而能够从中领悟到无限丰富、充实的意蕴来。比如,卓别麟所演角色的画像,虽然只有五官,而无脸庞,人们照旧可在眉宇之间、眼神之中感受到这一角色风趣乐观的内心世界。
艺术中的“虚笔”不只存在于绘画中,也存在于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艺术门类。欣赏者可以从种种似假非假、似虚非虚的画面中,不断品味出其中的奥妙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