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3500多张抽样调查卡的答卷表明 群众对改革前景持乐观态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3
第4版(要闻)
专栏:

3500多张抽样调查卡的答卷表明
群众对改革前景持乐观态度
本报北京11月2日讯 记者孟晓云报道:11月1日——党的十三大闭幕当天,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街头向百万流动居民进行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民意调查。
天安门广场、王府井、北京站、前门地铁、北太平庄农贸市场等15个繁华街市的居民和北京大学的学生,踊跃填写无记名访问卡,对十三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表现出极大的关切。
问卷的内容是对十三大提出的五项政治体制改革措施的反应,即关于“党政职能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诸方面的前景及十三大前后的估计,和关于“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必要性的评价。
从3541张有效被访者答卷中,关于“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一栏,认为有必要的人占87.6%,认为没有必要的人占4%,认为难说的人占8.4%;对“党政职能分开”的改革前景估计,十三大之前的乐观情绪指数是38%,十三大之后的乐观情绪指数是60%;对“改革政府工作机构”的改革前景乐观的估计,十三大前是28.1%,十三大后是47.9%。对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前景,人们的估计也有了变化,十三大以前悲观情绪指数为33.1%,十三大召开后悲观情绪指数为11%。
数千张答卷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年龄、学历各异,使这一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中工人占24%,大学生研究生占21%,科技人员占15.5%,党政机关干部占10.5%;青年人占60.4%,中年人占11.3%;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54%,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33%,小学或初中文化占11.2%。
中国社会调查所通过这次大规模调查,测量群众对有关调查内容的乐观情绪指标和必要性评价指标,为决策机关有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依据,调查结果的公开可以使不同的社会群体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上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情绪上的理解。社会舆论对中国社会调查所此举的反应是:这种随机抽样无记名调查卡的调查,本身就是建立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有效途径,它是改革的产物,反过来将推动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