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青海腾飞会有时——访十三大代表宋瑞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3
第4版(要闻)
专栏:

青海腾飞会有时
——访十三大代表宋瑞祥
本报记者 张平力
“在世界范围内,解决发达与不发达国家间的矛盾构成了南北问题;在中国,解决这类矛盾构成了东西问题。两个不同范围存在着同一个问题,就使得中国在解决发达与不发达关系问题上的举动,具有了超越国界的意义。”宋瑞祥省长和记者一见面,就从宏观角度上着眼谈问题。
来参加党的十三大之前,宋瑞祥省长把自己在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领导干部读书班上撰写的《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一文,拿到一个座谈会上,和青海省的经济学专家、理论工作者进行对话、商讨、修改。来到北京,他和代表们审议赵紫阳同志的报告,并从这个报告中寻找不发达地区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答案。和记者谈话,这位47岁的省长同志显得相当兴奋。
他说:“我们党用了28年的时间,创建了人民共和国,率先在世界的东方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又用了38年时间,对社会主义在东方中国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全面探索,终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前进的步子真正踏到实处了。依据这个理论,不但中国将会改变经济落后的旧状,而且中国内部的发达与不发达矛盾的问题,也会逐步得到克服。”
宋瑞祥借用了外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一句话:“理解现实总是准备变革的第一步。”那么,青海的现实是什么呢?宋瑞祥用一份统计资料来说明问题。他指出:从国民收入总量的分布看,青海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中占第26位;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看,1978年青海排在全国第7位,1986年却排在第13位上了,而1978年到1986年,青海省的人均国民收入还翻了一番呢。
“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这么几点。”宋瑞祥说:“一,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在信息、技术、人才、交通、经济实力等方面比西部地区存在着明显优势,经济周转率高,资金积累快,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会获得‘加速度’发展。东西地区同时起步,东部几年获得的进步西部就需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二,西部地区经济至今尚未具备自生经济生长点的能力,它的经济生长点是依靠国家投入才出现的,所以西部地区经济仍处在‘负经济环境’中,投入大于产出;三,东部地区目前已具备吸引外资的较好投资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文化观念转变大致可以同步并达到相互促进,而西部地区则不具备这些条件,社会与文化滞后对经济发展形成的制约相当强固。”宋瑞祥还进一步分析了青海省即将面临的更为严峻的形势:整个“七五”期间乃至2000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是梯度开发,即由东向西逐步展开,重点是强化东部,继而推动中部,至于西部则是为大开发做好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这样,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势差将可能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形势下,青海省就要面对两种选择:要么等待,继续落后;要么积极探索切合青海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争取早日做好开发准备,借东部向中部的推动之力,也同时进行经济启动。宋瑞祥省长告诉记者,这次来参加党的十三大的21名青海代表,在讨论赵紫阳同志报告中统一了意志和认识:青海不能等,必须加快改革,主动进位!对策有四:
一,“点状辐射”,东引西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从点开始,逐渐联点成片的。青海处在中国、亚洲的腹部地区,交通不便,它的经济发展也必须从点开始。实际上,经过30多年的建设,国家已经在青海建设起了不少经济生长点,今后,青海还可以借助国家的支持和搞活的政策,利用资源优势再多搞一些点。比如在黄河上游青海河段276公里的长度上,可建五个大电站,有电,就可以带动起有色金属和盐化工的开发。利用这些经济生长点,搞东引西联,即与东部地区联合,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打开销路;与西部其他地区进行合作开发,在东西较大地域上展开辐射面。目前青海汽车厂、青海机床厂都已加入东部的先进企业集团;青海铅厂、钾肥厂等则从东部吸收了开发股金。联合态势正在形成。
二,确立二极二元化经济发展模式。青海经济的一极是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广大农牧区。在这一极上,政策应当放得更开,促进经济从原始开发阶段起步,在完善“草原公有、牧畜归户、私有私养”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用经济手段刺激和强化农牧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形成以合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格局,确立以家庭承包、牧工商联合经营为主的新的经营方式。
青海经济的另一极是生产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工业开发区及其周围地带。在这一极上,要走依托青海资源优势、发展横向联合、组建企业集团、逐步形成经济优势的路子。
二极二元化经济发展模式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提倡艰苦奋斗,从劳动积累起步,向贸易、技术积累转化,争取早日从“负经济环境”中摆脱出来。
三,根据青海资源特点建立重点开发地区的产业结构。这个产业结构的基本框架是:以开发柴达木资源和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为主体,以西宁、格尔木两城市为依托,以石油、有色金属、畜产品加工和盐化工为支柱产业。
四,促进青海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同步发展。青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聚居地占全省面积的98%。在这个地区发展经济,必须排除文化、社会的制约因素,这个问题比东部地区显得更为突出。所以,普及教育,把资金注意向促进科技、文化、卫生各项事业发展的方向投入,与经济发展本身同等重要。”
不发达地区自身启动力不足,一直是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宋瑞祥的看法是:“在中国特殊条件下,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坚持开放。落后地区自身动力不足,就敞开大门借用外力来冲击、来补充。另一个是依靠在落后地区工作的共产党员改革意识和坚持改革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些‘内力’,用改革在落后地区创造新机能,产生新动力。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加快改革、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针,推动落后地区进步的内力和外力必定大大增强!”
记者听说,宋瑞祥在工作之余,正攻读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他说:“我也是青海省的‘动力’分子之一,我不能缺少知识,否则就无‘功率’了。”比喻得真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