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民间艺术家韩起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3
第8版(副刊)
专栏:

民间艺术家韩起祥
张永枚
借着延安明朗的阳光,我注目面前的韩起祥同志:粗壮如高原的峁梁,风刮不动;丰满的面庞,长眉,隆鼻,因三岁时出天花而失明的双眼,微微睁着,似仍有光芒射出。他说:“左眼还有几分光。”他穿一套深蓝色中山服,解放帽下露出斑白的双鬓。虽已年过古稀而有三,但行则步履稳重,很少老态。
韩老的语声如他那大三弦的弦音,浑厚、凝重。他的身世就是一部革命的诗的传奇。他是陕西榆林横山韩家园子人,生于1914年。曾祖父、祖父、父亲三辈揽长工,他六、七岁就给地主干活,日夜推着重过他体重几十倍的石磨。13岁拜师学艺,14岁便走村串乡说书。大旱灾年,全家逃亡。他16岁时从山西流浪归来,家里已不见一个亲人。幸喜流浪途中遇见了一位王老汉,对他说:“西边有个地方,没穷没富,有苦人儿的好日子过。”少年韩起祥眼前出现了一片山丹丹般的红霞,红霞下就是金灿灿的圣地。“我要到那个地方去!”美好的希望,吸引着盲少年的脚步,边找边说书边讨饭,河里洗脸,庙里睡觉。途中,一阵马蹄声响,大英雄刘志丹向他放缰而来!刘志丹见他光着的一双脚已走得血迹斑斑,亲手给韩起祥穿上一双布鞋,又给了4元钱,说:“好孩子!跟共产党走吧!你要寻找的圣地,就是共产党的根据地呀!”韩起祥头回穿上了布鞋,把红军的传单藏在大三弦的音槽里,说书到哪里,传单撒到哪里。国民党军捉住了他,一天里头把他三次绑赴刑场,要他供出刘志丹、红军的踪迹,“杀”了三回,只字不吐,凑了5块钱,才被释放。他又找到了刘志丹,要求参加红军。刘志丹说他眼睛看不见不好当兵。他说:“眼睛看不见还有嘴!”刘志丹鼓励他:“那你就宣传红军吧!”
从此,韩起祥的琴音歌喉,成了革命的战鼓军号。1940年说书到延安,1942年5月光荣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学文化、学理论。1944年正式成为一位革命文艺家。他主动要求说新书唱革命,自编自演。1946年毛主席用汽车把他接到杨家岭,演唱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时事传》等节目。毛主席表扬他:“群众语言丰富。”勉励他“多为农村演唱,不要离开群众。多带徒弟……”
韩老说到这里,窗外传来了铮铮的三弦声和说书的歌声。一束金色的阳光斜照室内,宛如一把大三弦。我想起年轻时见过的韩老的名著《翻身记》、《刘巧团圆》,这两部编入了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长篇叙事诗集。如今,他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曲艺家协会的顾问(原为副主席),文艺一级的艺术家,晚年该享清福了,何况,他还是个残疾人呢!
对于革命者来说,老年是青年壮丽的延续,是新的创造的开始。韩起祥同志就是这样的人。他告诉我:目前正做着“四件事”。头一件:建设说书阵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已由他和别的同志主持在延安修好了两座书亭,一座叫“延安曲艺亭”,一座叫“韩起祥曲艺亭”。并修建好了宽敞、纯朴、有着现代规模的延安曲艺馆。“延安曲艺馆”五个大字是他在北京请邓颖超同志题的。第二件:收徒弟。那时,他已收了16个青年男女学生,言传身教,为人民创作,为人民弹唱,把延安文艺的火炬交给下一代,一代一代传下去。时才窗外的琴音歌声,就是他的学生发出的。第三件:把60多年来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创作、说书经验整理好,留给后人们。韩老创作的长、短书词,约570多篇,200多万字。他正在整理《翻身记》并录音,已录了40多部,还有530多部需要他去录音、整理。第四件:创作《刘巧团圆》下册。他说:“我编《刘巧团圆》上册时,生活中的刘巧原型刚结婚,十几岁。她是甘肃陇东人。我想到那里去找她,编好下册。”年过古稀的韩老半个多世纪一直没有离开过农村,而且以前一年有300多天在农村,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韩老不仅年老,而且眼盲,还这样地深入生活,实在令人敬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