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西方企业的“金融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4
第7版(国际)
专栏:

西方企业的“金融化”
姚立
这里并非神秘之地,但要跨进这儿的门坎,需在摄像机的严密监视下。里面的办公人员领带松散,手握听筒,目不转睛地盯着绿色荧屏上面路透社发的市场行情,不时用行话发出指示,一台录音机及时录下对话内容,以作凭证……
这个安全措施如此严密的地方,其实不过是法国圣·戈班工业集团的一个办事处,专门负责公司的金融活动。
自1982年全球出现了“证券热”以来,西方国家一些企业愈益热衷于证券交易。有条件的大公司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大张旗鼓干了起来,圣·戈班公司便是一例。
近几年来,由于传统工业部门生产不景气,工业投资上不去,国际贸易条件恶化,于是,利用企业本身的资金在证券市场投机,获取利润,已成为不少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工业界人才也开始流向金融界。青年在对未来工作的选择中也表现出对金融界的偏爱。美国哈佛大学最近的一批毕业生中就有近30%—40%的人拟在金融界谋职,而10年前,这个比例不足5%。美国制造业曾经掌握2/3的“尖子人才”,而去年,留在这个领域的仅剩15%。
西方一些人士对企业中的这股“金融热”多少表示出一种担心:企业家不用心于本身的生产活动,而将精力花在“副业”上,虽可在一定时期内赚些钱,但势必导致工业生产愈益走下坡路。据悉,这种企业的“金融化”已经在美国和英国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某些人称之为经济的“癌变”。由于证券市场极不稳定,资金流动迅速,企业很难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一位企业家说道:“我只需卖掉我的工厂,将所得的钱投入交易所,就可赚钱。”他的话虽不无自嘲之意,但也确实反映了目前部分西方企业家的一种心理状态:明知搞证券投机有害于正常的经济活动,但却不愿放弃这一“生财之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