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胸中装有千万观众——记党的十三大代表京剧演员杨至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4
第8版(副刊)
专栏:

胸中装有千万观众
——记党的十三大代表京剧演员杨至芳
张永和
十三大开幕的前一天晚上,湖北松滋京剧团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行义演。一位党的十三大代表从住地赶来,回团主演新编历史剧《王昭君》。演毕,她代表剧团当场向基金会献上所得票款。她就是杨至芳。
两年以前,以杨至芳为骨干的湖北松滋京剧团首次来北京演出新编历史剧《岳飞夫人》,杨至芳甜美的歌唱、淳朴的表演,以及演出整体的齐整和谐,一下便轰动了首都。谁能相信,这是一个地处山区的偏远小县的剧团?于是杨至芳被誉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两年过去了,“金凤凰”飞得更高了。6月,她随湖北京剧团到香港演出,港澳京剧迷给了她很高评价。接着,她第二次到北京,长安戏院门前排起了长龙,这是近来难得一见的购买京剧票的场面。
杨至芳的演技比两年前又前进了一步。她演王昭君,气度雍容,台风俏丽,演唱技艺更臻娴熟。这是一出唱工戏,王昭君在全剧中足有近200句唱,“西皮”、“二黄”、“反二黄”、“拨子”等不同曲调都囊括其中。杨至芳唱来却是那样轻松自如,甚至绰绰有余。和上次相比,除了嗓音仍然甜润脆亮之外,她更注意唱感情、唱节奏,每一个唱段、拖腔,她都要按照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声腔的高下疾徐、强弱平曲。上一句还是高耸入云,下一句则变为幽咽流泉;前半句还是一波三折,后半句却变为珠落玉盘。尤其妙在中间的衔接过渡自然熨帖,不露斧痕。过去有人曾说杨至芳脸上少戏,这次也大有改进。王昭君深锁汉宫的怨,得识汉元帝的羞,被册封为明妃时的喜,以至突闻被赐于匈奴单于做妃的惊,这几种不同的心态都通过面部表情在瞬间的复杂变化而展现出来。
有人说,杨至芳天赋好,有一条宽圆甜美的好嗓子,所以走了“红运”。这话只说对了一少半。杨至芳先天的禀赋固然不错,但她的成功主要靠后天的锤炼。在这个县剧团里,杨至芳和大家一起,常年为当地群众——主要是农民演出。她一年要演出250场,演现代戏《蝶恋花》,她有过百天演80场的纪录。还要在土台、草台上唱,迎风冒雨吞着雪唱,这么丰富的舞台实践和艰苦的磨练,使她的嗓子唱出来了,又耐时间又打远。
更重要的是,她因此熟悉了自己的观众,对他们的喜恶爱憎都了若指掌,因而与观众产生强烈的交流和共鸣。杨至芳的胸中装有千百万观众,逢年过节都仍然要为观众演出。而在观众眼睛中,她是一个充满着美感的艺术珍品。
松滋周围,从事京剧艺术的人不多,杨至芳很难看到其它京剧团的演出,更没有得过什么名家传艺。所以,她不可能也不愿标榜自己是哪门哪派。她不受流派的拘束,谁好就学谁,再汲取养分提高自己。《武家坡》她学的是王玉蓉;《祭江》她几乎完全学得“黄派”精髓;而在《岳飞夫人》、《王昭君》中,她是既学王派,同时也溶化梅派、张派甚至程派的念唱于自己的角色中。这样,不但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显露出艺术个性。
事情往往是复杂的。杨至芳近乎奔命的长年不休息的演出;地处僻壤,见不到名家,信息闭塞,这无疑都是缺欠。但不利的因素在她那里却转化成一股力量,迫使杨至芳不拘泥于宗某门某派,而是着力塑造人物,从审美的角度加强自己唱、念、做的美感。当然,假使杨至芳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条件能有所改善,那么她将能在保留自己优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成绩。
杨至芳如今已是名演员,是党的十三大代表。但她想的仍然是如何多演出,8场戏中她仍然要演7场。因为她深知,一个演员如果远离了舞台,便会停滞、倒退,无论曾经是多么有名气的演员。 (附图片)
苗地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