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古老农业的新篇章——河西走廊纪行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6
第2版(经济)
专栏:

古老农业的新篇章
——河西走廊纪行之一
本报记者 刘桂莲 张述圣
提起河西走廊,范长江笔下的“酒泉走向地狱”、“武威现状不乐观”和“张掖崩溃的趋势”,至今使人难忘。
20世纪80年代,河西走廊是个什么样子呢?
夏日,我们沿着河西走廊穿行: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从历史、自然到现实,河西走廊是耐人寻味的。在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由高山、草原、戈壁、绿洲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土地上,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甘肃是个缺粮省。在这里,谈起经济起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粮食;谈起粮食,人们又会想到河西。河西包括酒泉、张掖、武威三个地区,是甘肃粮食主要产区。“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是甘肃省多年的向往,也是努力的目标。说起改革给河西走廊带来的变化,这里的干部谈得最多的是这一点。
1986年,河西走廊提供商品粮7亿公斤,比1978年的3.45亿公斤翻了一番,占全省的70%。
过去,河西人说,河西走廊有水就有绿洲,有绿洲就有农业。如今,河西人又加上一句:有农业就有商品粮。
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有悠久的历史。自汉武帝在这里戍边设郡,河西人就在祁连山下的绿洲上开发了农业。“金张掖”、“银武威”的称谓,实际是人们对河西农业的评价。解放以来,河西人兴修水利,与风沙搏斗,保护绿洲,发展粮食生产,以济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粮食之不足。可是,多年来,这里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除自给外,很少有能力调出。每年,国家要支援甘肃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公斤粮食。
改革开放以来,河西走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酒泉市总寨镇沙格楞村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沙格楞村是个有270户人家的大村庄,人均耕地5亩多。可是,60年代,这一带的农民却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为维持生计,有的人不得不到外边讨饭。70年代,人们生产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吃。80年代,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发挥这里土地多的优势,抓粮食生产。从1982年起,连续5年人均交粮过吨,去年,户均生产粮食9.5吨,交售商品粮5.8吨,商品率达到62%,成了粮食生产专业村。象这样的典型已为数不少。
改革引起了耕作、种植习惯和技术措施的深刻变革。河西大多数农民虽还没有摆脱小农耕作方式,但已从过去那种单一品种、单茬种植、对土地舍不得投入的传统方式,转变到“间、套、复、带”的立体种植、地膜覆盖、深翻土地、精施肥料等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种植水平上来,粮食一茬平均单产已从100公斤左右增加到345公斤,亩产500公斤小麦也开始大面积出现。
如果说上述变革属集约经营,随之而来的,还有规模经济的发展。河西现有耕地1621万亩,人均3.3亩,而可垦荒地有2000万亩,超过已耕土地。根据河西水资源情况和经济现状,近期可开发的宜农荒地有300万亩。土地资源丰富,为开发农业提供了条件。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在河西地区,一种政策支持、群众自愿的新的开发型承包方式——家庭小农场应运而生。这种由个人投资、国家扶助、以家庭劳力为主、雇用短工、使用机械耕种的家庭小农场,把河西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种小农场,劳动生产率高,农产品商品率高,经营收入高,在发展商品粮生产中,很快显示出优越性。
在武威,我们访问了清源镇农民赵润。他原是农场的一名拖拉机手,全家9口人,5个劳力。1983年开始承包新垦荒地128亩,当年提供商品粮26吨,总收入11960元。除还贷款、支付帮工费、承包费和生产费用,全家纯收入5040元。1986年,他承包土地440亩,种小麦、玉米、葵花籽、油菜籽,加上养猪、护林,共收入61160元,粮食24万斤。这一年他家纯收入22875元,交售商品粮110吨,成为河西走廊上有名的种粮大户。据酒泉地区安西县统计,种田在50亩以上的家庭小农场已有425个,县里制订的优惠政策,对渴望通过种粮致富的农户,起了“高效催化剂”作用,不少农户在这些示范户的带动下,积累资金、集中土地、购买农机,向荒滩荒地进军。
今日的种田大户,同昔日的“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小农经营方式相比,反差可谓大矣。这里面也正包含着河西农业的巨大潜力。今年,酒泉地区计划新垦、复垦荒地2万亩,办100个家庭小农场,并把城市招标方式引入农村,打破地域界限,对农场主实行公开招聘,挑选热爱农业、能吃苦、会经营、有开拓精神的人承包。
酒泉地委副书记金学有兴奋地告诉我们,他正是从这里看到了酒泉农业的后劲。酒泉地区的领导部门,今后的服务工作是,重点抓好集约经营,发展规模经营,搞好综合经营,完善双层经营,给各种承包经营添翼助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