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两岸亲人重逢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6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两岸亲人重逢记
本报记者 邹大毅
11月3日,这是台湾当局正式受理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申请的第二天,正值草木黄落雁南归的时节,在进入大陆的东方门户——上海虹桥机场,我目睹了那一幕幕历史性的感人场面。
从日本大阪和香港来沪的航班还没有到,出口处就围上了接客的人。其中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紧守着出口处,不时引颈相望。一打听,不出所料,他们是来接来自台湾的亲人的。他们有的是老两口双双出马,有的是家族全部出动,也有的是远道而来,还有师生同来恭候。接外甥,接兄弟,接姐妹……
近40年的光阴,他们每个人的脸上乃至心中都被历史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你看看那紧紧靠近出口处栏杆的老两口,头发都已花白,饱经风霜的脸膛上,布满皱纹,凝重的面容,一动不动地朝向出口,紧抿着双唇,目不转睛地盯住了出口的大厅里。他们从镇江赶来,接老太太的表妹。两姐妹30岁左右分的手,如今都已年过花甲。老太太自信地说:“我还认得她,认得出来的。”她告诉我,“表妹的老父亲尚健在,87岁了,他就盼啊盼女儿,天天盼望女儿回来。这次因为他年龄大了,我们让他在家等着。”
还有两位老姐妹,又是一番情景,她们一会到出口处张望一阵,一会儿又回到椅子上歇息片刻,一会又起身到出口看看,她们是渴望见到亲人,还是害怕见到亲人?离别40多年了,渴望的心情可想而知,可是40年后重逢,会给她们年老的心脏造成什么压力?也许,这就是她们矛盾心理表现出的坐立不安吧!她们来接的是姐姐的弟弟、妹妹的哥哥。她们都是台湾省籍人,当年随叔叔来上海开店。1946年,她们的部分亲人又随奶奶回台湾去了。这一别,竟是40多年!11月2日,她们接到了这位兄弟从香港发来的加急电报,于是两家五口人,一齐来到这里迎接亲人。她们告诉我,原先准备到香港会亲。后来形势变化了,她们的兄弟决定回大陆来,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
下午两点多钟,在人们望眼欲穿的心情中,乘客们开始出站了。出口处,变成了被割断40年的历史的连接点,成为骨肉亲情的再生之地。
只见一位妇女刚刚推着行李走近出口,就有两位妇女迫不及待地奔过去,三人搂作一团,未发一言而先涕泪交加,呜咽声中,来自台湾的那位妇女连声叹道:“想死了,想死了!”
又一位妇女在出口处里边一眼认出了当年的表姐,撂下手推车就奔过来,隔着栏杆与表姐拥抱起来,激动得连声问候:“你好吗?你好吗?”表姐也迭声不绝地念叨:“回来了!回来了!”
一位红脸膛的男子刚走到出口处的大门,忽听一声:“阿辉!”抬头看见他的姐姐、妹妹,把手推车停下,抓起行李就大步奔了过去。“阿姐!阿妹!见到你们了!见到你们了!”两个姐妹高兴得只顾笑,忘记了该说些什么。
那位思乡心切的台湾同胞,几乎最后才走出出口处大门,一见到分别40年的姨妈、妹妹,他扑上去,搂住她们,泪水奔涌而出,连声说道:“终于回来了!终于回来了!”在故乡的土地上,60岁的男子汉,用泪水在倾诉他的情怀,在亲吻自己的故土。
(附图片)
11月3日,来自台北的苏荣芳(左)与分别40多年的女儿桂芳在上海码头会面。62岁的苏荣芳离开大陆时女儿才1岁。她们在海峡两岸日夜盼望团圆,今天终于实现。
新华社记者 徐义根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