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青年一代的良师益友杨贤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6
第5版(理论)
专栏:党史人物

青年一代的良师益友杨贤江
杨贤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青年运动领导人。他一生对党忠贞不渝,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全部心血。
1921年初,杨贤江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1922年5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就从事青年学生工作。1924年初,他当选为中共上海区委执行委员会委员。此时,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部长的恽代英也在上海主编《中国青年》杂志,他们共同领导青年学生运动。《学生杂志》与《中国青年》配合呼应,成了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的姐妹刊物。
杨贤江在编辑《学生杂志》期间,通过多种渠道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全面地指导青年学生的活动。他通过纪念活动或指导读书、解答问题或通讯联系等方式,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认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他们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引导他们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
杨贤江在教育青年学生的过程中,根据青年的特点,对他们的求学、择业、交友、恋爱、家庭、健康,以及为人处事、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问题,给予全面的关心与指导。他在《学生杂志》上,多次组织青年问题讨论会,对青年提出的各种切身问题进行讨论,帮助他们正确解决。讨论会吸引了全国各地青年学生参加,使许多处于彷徨和苦闷中的青年,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为了切实做好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杨贤江还与各地青年建立了经常的通信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所以,杨贤江写的文章,观点明确,结合实际,通俗易懂。
杨贤江在编辑《学生杂志》的六年中,亲笔撰写的社评、文章、译文共180多篇,通讯100多则,答问1500多条。在当时,《学生杂志》成了广大青年学生喜爱的刊物,杨贤江也很自然地受到了他们的敬仰。他们称赞《学生杂志》是“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杨贤江是“青年一代的良师益友”。
1923年冬,在文化教育战线上以梁启超、胡适为代表的国故派沉滓泛起,在军阀政府的支持下,不少封建学阀式的人物鼓噪而出,在一些学校中提倡读经,注重国学,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复古逆流。当杨贤江看到上海澄衷中学国文策问式试题公布报端之后,立即意识到这不仅是个教育方法问题,而且是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成长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1924年2月,杨贤江以上海澄衷中学为例,在《学生杂志》上发表了《国故毒》的社评,发动了对国故派的批判。他尖锐地指出:“这种考试乃是国文教育上的‘复辟’行为,凡不甘受束缚教育的青年学生,应该对于这种行为竖起反叛之旗,大喊一声革命!”
这篇社评击中了国故派的要害,因此,澄衷中学校长、封建学阀曹慕管进行了反扑。他在3月21日的《时事新报》上,指名攻击杨贤江“只知鼓吹破坏,掀起学潮,贻害学生”。他还联络各方复辟势力,采取各种手段,对杨贤江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杨贤江没有退缩,对他们进行了说理斗争。他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学生杂志》上,连续发表文章、通讯和答问,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国故派作了系统的批判,对青年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他指出:复古现象的出现,“是思想界的反动”,“其影响足以麻痹青年学生的神经使他们感觉不灵,竟会对于有灭国亡种的祸患熟视而无睹”。他号召:“当目前外力压迫,旧思想反动都日甚一日的时候,有人脑人血的青年学生自当本当年五四运动的精神,益谋充分的反抗”;对于复古逆流,要“本科学的精神各在‘所在地’进攻,务期把这一股乌烟瘴气扫荡干净,为革命前途放一线光明”。
这次反对复古派的斗争,在青年学生中影响很大。他们纷纷要求学习革命的理论,甚至在曹慕管控制下的澄衷中学的学生,也向杨贤江请教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研究苏俄革命问题。杨贤江把《劳农俄国研究》、《赤都心史》、《俄国新经济政策》、《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等文章以及《新青年》、《前锋》等刊物介绍给他们阅读。
1923年党的“三大”以后,青年学生在党的指导和影响下,冲破军阀政府的种种束缚,积极开展各种政治活动,党的工作在学校中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青年学生的进步行动,遭到了教育界守旧势力的非难,他们极力反对青年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尤其反对他们参加革命政党。
针对这种情况,杨贤江在《学生杂志》上开展了一个“学生干政问题的讨论”,一时震动了整个教育界。杨贤江先后发表了《学生与政治》、《中国学生运动与青年运动》、《求学与救国》、《青年学生救国的途径》等文章,提出了“求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求学”的口号。他揭露了那些反对“学生干政”的人,是企图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书呆子。杨贤江指出:“学校教育的出产品竟然是这些‘宝贝’”,何以担负救国的责任!
为了教育青年学生正确地对待政党问题,1924年初,杨贤江又在《学生杂志》上组织“学生入党问题的讨论”。他教育青年,要实现社会的改造,各革命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并且“需有真正为民众谋利益的政党负组织领袖之责”。杨贤江向青年学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以及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的情况,号召那些立志于革命的青年学生,应“加入那些有改进思想,有正确主张,有切实计划的党,……做一个不是挂名而是有力的党员”。杨贤江还请恽代英在《学生杂志》上撰文,为青年学生解答政党方面的问题。
杨贤江发起的学生干政与入党问题的讨论,对广大青年提高思想认识,走上革命道路,投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杨贤江在领导青年学生运动中,很重视指导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到工厂、农村去与工人、农民结合,参加实际革命斗争。
1925年的五卅运动中,杨贤江指导各校学生开展宣传活动,支援工人的罢工斗争。上海大学的部分学生与小沙渡的工人一起组成宣传队,奔走各个工厂,揭露日本资本家的罪行,动员广大工人团结起来参加斗争。5月30日,3000多学生和工人在南京路上游行集会,遭到英帝国主义的血腥屠杀,一些优秀青年学生英勇地牺牲在帝国主义的枪口之下。
杨贤江还号召青年学生利用假期到农村去。他把广东海陆丰农民协会的章程介绍给青年学生,鼓励他们向彭湃学习 开展农民运动。
在北伐战争时期,杨贤江曾组织上海大学的学生纠察队,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之后,杨贤江无论战斗在白色恐怖的上海,还是避难于日本,他始终关注着青年一代的成长。他翻译出版的《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撰写的《新教育大纲》等著作,对中国青年的教育成长都起过重大作用。1931年8月9日杨贤江病逝。
(贺世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