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与可画竹 胸有成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7
第8版(副刊)
专栏:

与可画竹 胸有成竹
黄苗子
我觉得,今年11月2日是一个动人的漂亮日子。
人过了70岁,逐渐有点“世故”。虽然还没有狡猾得“喜怒不形于色”,但确实也不象龚自珍所说的“少年哀乐过于人”。老汉嘛,看世情总是淡一点。
记得极左时开党代会,我们这些机关干部,虽然是非党员,可也照例听传达报告,参加学习讨论,得停下工作来坐在一起,发言或者一言不发,学了好几天,工作耽误了,政策好象还似懂非懂。因为不懂的问题你提出来讨论,大家也和你一样:舌灿莲“花”,却得不到一点结“果”。那时只怪自己马列主义水平低,低是低,可是如果碰到“芙蓉镇”的领导李国香之流,一个干部被她判为“没有水平、不理解政策”,是很叫人麻烦的。于是你就只好由似懂非懂到不懂装懂,作为一个机关干部,这“例行公事”也就对付过去了。
可不是吗?在“史无前例”的日子里,从拖鼻涕穿开裆裤的小子到三家村小脚老太婆,人人莫不“精通”马列,开口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叫外国人听得一愣一愣,好象谁都够资格当个把“理论家”似的。
11月2日下午十三届一中全会闭幕,晚上看了赵紫阳总书记在招待记者的酒会上的谈话,忽然觉得几十年来糊里糊涂的认识,豁然心胸开朗。原来,深奥的道理,却存在于平凡的事物之中,也可以讲得如此深入浅出,具有说服力、感染力。从出国要领护照,看得出没有什么“绝对自由”;从某些人叫嚷“人权”,看出他们对农奴制感兴趣;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特点与不同改革道路,看出马克思主义的灵活性;走路也得一条腿迈先一条腿在后,说明经济改革不能一步登天;希望大家看到国家发展的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承认自己还有不好之处,说明实事求是,不靠吹牛。“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大江东去》),使我一下子了解许多不是抽象的,不是极左时挂在口头上的“路线、方针、政策”。
从荧光屏上看到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记者由衷发出的笑容,看得出代表世界民意的人对我们的态度。
“与可画竹,胸有成竹”,这句话看来平淡,可是联系到看了这次电视的印象,却是意味深长的。
11月3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