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西北“古典农民”的新生——河西走廊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8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北“古典农民”的新生
——河西走廊纪行之二
本报记者 刘桂莲 张述圣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在往昔骏马奔驰、明驼往复的丝绸路上,满载蔬菜瓜果的汽车、拖拉机奔驰而过。张掖市魏书记告诉我们,这几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河西走廊的蔬菜瓜果市场分外兴旺。特别是张掖市,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菜园子”,去年蔬菜产量2.9亿公斤,除销本省外,全国有22个省86个城市,包括京、津、沪,都吃到了张掖的菜!
张掖市南关蔬菜市场,占地50亩,有1400个摊位,站在这头,望不见那头。从早到晚,车辆、人群川流不息。据统计,每天有大小拖拉机100多台、架子车800多辆,从周围农村把蔬菜拉到市场;来这里买菜的,有从青海、内蒙古及本省的金昌、嘉峪关和兰州来的几十辆汽车,每天的交易量有30万公斤。象这样的蔬菜市场,在张掖市区就有3个,整个张掖地区有100 多个。老魏说,真没想到,这个几年前吃菜还要从外地进的地方,蔬菜竟成了“拳头”产品,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
张掖乃至整个河西走廊,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适合种植夏秋蔬菜。可是过去这里很少种菜。原因是这里蔬菜销量很小,整个河西走廊没有一个蔬菜市场,人们也不了解外地市场的行情。自给经济禁锢了人的思想,是商品经济打开了人们的眼界。1986年,河西走廊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8万亩,总产量为7.9亿公斤,和1980年比,种植面积增加了85%,产量增加了3.6倍,河西农民人均从瓜菜生产中获纯收入35元,在一些集中产区可达百元以上,瓜菜商品率达75%。
随着河西走廊蔬菜进入全国市场,这里人们的市场观念正在日益增强。面对市场,人们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这压力又使人想法提高生产水平、经营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酒泉种菜能手范登举,为了在蔬菜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改变了传统的种植习惯,他采取温室育苗、大棚移栽、地膜定植等手段,使蔬菜上市从过去的“六月葫芦、七月黄瓜、八月茄辣”提早到现在的“一月韭菜,二月白菜,三月葫芦、黄瓜,四月蕃茄、五月茄辣”。去年,他投入3000元,产出9000元。张掖的菜农,走出去和兰州携起手来,兰州为张掖提供技术咨询,帮助张掖解决蔬菜、瓜果品种的更新换代及筛选,制订蔬菜发展方向和规划。菜农已不满足于就地销售,结成联合体向外省市开拓,在“东拓西出、南占北通”的口号下,有392个联合体加入蔬菜瓜果运销行列,和国营渠道并驾齐驱,运销量占总销量的66%。
丝路通商曾给河西走廊带来繁荣。河西走廊又因丝路的衰落而变得闭塞、落后。今天,改革开放,使河西走廊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河西人正在想方设法把当地的资源和产品变成商品,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厂陆续兴办起来,人们把多年弃置的玉米心加工成糠醛,用向日葵盘提炼果胶,将瓜果加工成罐头,蔬菜加工成脱水干菜……,“种、养、加”一条龙的链条在延伸,产品不仅销往各省,还销往国外。
“土里刨食、地头端碗”,这种传统农民的形象,正在被新型农民形象所代替。
武威市大柳乡桥坡村有位名叫陈沛的农民,他所在的村子原来很穷。1979年他自荐当了副队长,分管工副业,他抓建筑队、油漆组、木工组、电焊工,广开致富门路,第一年收入3.2万元。他用这个钱,给队里打了两眼井。第二年工副业收入7.8万元,买了拖拉机、汽车,成立运输队。1981年收入12万元,1982年24万元。陈沛是个有心人,他想到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有资金。他从报纸上看到介绍外国“股份有限公司”的文章,就搞起“桥坡农民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固定资产、现金入股的办法,集资建腐竹厂。他引进技术、人才,产品质量好,很快打开销路,第一年收入43万。1984年,又办起水果糖厂、粉条厂、面粉加工厂,收入100万,1985年150万,1986年200万。他还搞技术输出,光腐竹一项,仅技术输出费就收入11万元。这位古凉州的新农民,从自己的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发展商品生产是农民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陈沛如今又在武威城区修建了一幢百货、杂品、土特产品及旅游服务的综合大楼,为农民发展商品经济提供窗口和服务。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河西这个多年来贫困的地区,正在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拿有代表性的张掖市来说,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00元的占58%,500—1000元的占30%,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只占到9.8%了。
一位在甘肃工作多年的新闻记者,谈起改革八年河西人的变化,他的感觉是:有1/3农户跑步进入商品经济,1/3的迈开了步子,还有1/3农户,只要在资金、技术上帮助一把,也可以很快进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