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我备美酒宴佳宾”——访国务院参事、原国民党中常委李世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8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我备美酒宴佳宾”
——访国务院参事、原国民党中常委李世军
赖仁琼
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38年,当台湾当局同意开放居民到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后,便激起了海峡两岸无数炎黄子孙心海的波澜!在北京劲松高层建筑群里,一位85岁的长者从报上读到这条消息,激动不已,夜不成寐。在此新闻见报的第三天,我拜访了这位国务院参事,原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立法委员李世军老先生。
“冰山开始解冻”
李老的居室宽敞明亮,因正值星期天,他的孙儿及照顾他起居的儿媳都在家里。我一坐下,就被他身后书架上的大画册和墙上的横幅所吸引。那装帧精美的画册盒外,贴了一条约两指宽的宣纸,上书“总理遗墨,诞辰百二十周年。李世军敬藏。”墙上横幅所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雄劲有力,落款是“孙文。”李老笑吟吟地对我说:“这不是真迹。我1924年受孙中山先生召见后,得他亲手签署的派令一张,目下此件已送历史博物馆了。”
提起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一事,李老说:“昨天国务院参事室的吴庆彤主任来看我,我对他说,这是全国人民都感奋的事。海峡两岸的冰山开始解冻了。”李老关切地问我:“你有亲友在台湾吗?”我摇摇头,说道:“没有,但我同样高兴!”李老点头接着说:“去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中,有我不少共事多年的好友。现在的国民党中常委中,有七八个是我的朋友。离别38年,很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他们回大陆探亲访友,畅叙离愁别绪。”少顷,李老又说:“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过渡时期的好办法,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好办法”。
大陆解放前夕,李老官居国民党中常委,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交情颇深,为何未去台湾而留大陆?在建国后的38年里,一个“始终崇拜孙中山”的老国民党人有些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呢?
中山先生遗训永铭
李世军先生祖籍甘肃静宁县云萃乡,先世以农为业,家道贫寒。父亲幼年于农闲风雨之际,就学邻塾攻读,不数年,试秀才,成举人,于1912年毕业于甘肃优级师范理化科,入同盟会,为地方教育事业尽力终身。李老从幼勤劳苦学,承父教熟读四书五经。童年尤对史地、外语、自然科学喜爱钻研。192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曾受教于鲁迅先生。64年前,李老满怀一腔爱国热情,激于当时卖国政府袁世凯媚外签订廿一条,奋起放下书本,加入中山先生改组后的国民党。1924年12月20日,他奉召去天津张园行辕受中山先生召见。当李老得知中山先生因自己是甘肃人而特意召见时,内心十分激动。在中山先生的卧室,先生第一句话就问:“你是甘肃人吗?多大年龄?”当听李老答:“今年22岁”后,中山先生对他说:“你年轻,正是干革命的时候”,“甘肃地方很重要,不仅是中国地理中心,也是将来建设中心。要多做工作。我派你代表我回去一趟,宣传我北上宣言,劝当地军政首长,要他们响应我对时局之主张,做好召开国民会议的准备。”
这是李世军先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孙中山先生。当他奉命去甘肃三个多月之后的1925年3月15日,李老在甘肃天水接到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总理逝世讣告,赶回北京参加了移灵碧云寺典礼。许多年过去了,李老至今仍记得中山先生的亲切教诲。他奉行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治主张,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如今,他依然盼望第三次国共合作,并愿为祖国统一大业尽绵帛之力!
“我留大陆至今不悔”
谈话间,我问李老:“您当年未去台湾而留大陆,有什么想法?”李老坦诚答道:“你问得好!”接着,他便给我讲了他如何选择去留的经过。
上海解放前夕,摆在李老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随国民党去台湾,二是留大陆跟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经过一段痛苦徘徊,他拒绝了国民党中央撤退命令,又婉谢了何应钦派专机接他去台湾的好意,决定留下来,要亲眼看看靠小米加步枪打天下的共产党将怎样治理这个国家?当李老把这个决定告诉夫人时,她终日愁眉不展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李老说:“我所以决心不去台湾,完全是基于自己大半生政治经历中所受痛苦认识的理智决定。我相信共产党可以把中国建设好,确信在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下,我可以心情舒畅地生活下去。”
解放初期,李老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南京分会副主席,从安置国民党留下的40万军政人员做起,尔后历任南京市人民委员会政法委员,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市民政局长,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山陵园管理委员等。无须讳言,38年间,李老也有过委屈,受过不公正的待遇。然而,他从不后悔自己当年的选择。前几年有位台湾立法委员的女儿从美国来大陆讲学,特地拜访李老并说:“家父亟念李老伯,深以当年您未去台湾为憾!”临别前请李老写几个字带回去以慰她父亲的深思。李老当即挥笔写下“莫道愚公阮步兵,我行我素伴歌声,阳光大道各行走,独木桥头又一春。”诗言志,这四句小诗不正道出李老“我留大陆至今不悔”的心声吗?
《血战台儿庄》悲哉!壮哉!
七年前,李老的夫人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瘫痪在床的李老生活不能自理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这位倔强的老人险些经不起丧偶的打击。在北京工作的侄女南下探望,苦苦央求,李老才恋恋不舍地告别南京随侄女北来,又在邓颖超同志的亲切关怀下,被分配到国务院担任参事。这几年,李老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条战线一派生机,更加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指着书桌上的报纸说:“前几天《人民日报》发表的统计图表和数字好得很!有的成就可以说是奇迹!旧中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今日之中国,有如万马奔腾,人民生活正在不断改善提高。我想台湾同胞若能回到大陆,走走看看,定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今年8月,听说附近影院放映《血战台儿庄》,行动不便的李老在孙儿的搀扶下去看了这场电影。当年,他曾陪李宗仁、白崇禧视察过血战后的台儿庄。拍摄前他为编剧杨光远提供了许多史料。当从银幕上看到那些动人心魄的场景时,特别是看到川军师长王铭章阵亡时,李世军先生老泪纵横。他不仅为当年国民党军队中那些抗击日寇的英雄而骄傲,更为共产党有气魄拍出这样真实感人、反映国民党抗战的电影而感佩。
在这间堆满文史书籍的书房里,李老曾接待过从台湾驾机归来的王锡爵。他期盼不日能在这里欢宴台湾来大陆探亲的旧友新朋。老人虽早已戒酒,但他表示:“若果能如此,我当破戒备美酒,陋室欢宴迎佳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